Remove ads
蓝子鱼科的一属鱼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蓝子鱼属(学名:Siganus),又名臭肚鱼属,为蓝子鱼科现存的唯一一个属。Siganus属由丹麦动物学家Johan Christian Fabricius于 1775年描述,Siganus rivulatus也由Fabricius于1775年描述,并指定为模式种。
蓝子鱼属 | |
---|---|
蓝带蓝子鱼 Siganus virgatus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辐鳍鱼纲 Actinopteri |
目: | 地位未定 incertae sedis |
科: | 蓝子鱼科 Siganidae |
属: | 蓝子鱼属 Siganus Fabricius, 1775 |
模式种 | |
金带蓝子鱼 Siganus rivulatus Fabricius, 1775
| |
异名[1] | |
|
本科鱼类因身体上普遍布有近似蓝色的深色斑点或斑纹而得名“蓝子鱼”,此科鱼类的日文名称アイゴ的汉字写法亦为“藍子”。但因为汉语中有“篮子”这一常用词语而常常被误称为“篮子鱼”。
幼鱼大多出现于潮间带,成鱼则生活于较深之水域,一般不会超过30米。
本科鱼类外形酷似刺尾鱼,两者的区别为蓝子鱼的腹鳍内外均有1枚硬棘,中间夹有3枚软条;背鳍、臀鳍之硬棘数较多;尾柄两侧无硬棘或盾板等。蓝子鱼体呈长卵圆形,极侧扁;体被极小之圆鳞。侧线单一且完全,高位。头小,吻钝。口小不能伸缩,齿一列,密生门状齿,且有具齿缘。背鳍及背鳍之硬棘数和软条数每一种皆相同。背鳍硬棘为13枚、软条10枚;臀鳍硬棘7枚、软条9枚。尾鳍后缘截平,凹入或深叉。蓝子鱼活着时,其体色型态明显可辨认,但一旦死亡或遭压力时,则体色很快变成同一型态,难以辨别。本科鱼类背鳍、腹鳍及臀鳍之硬棘具有毒腺,被刺后会引起剧痛。
本科传统上分类为辐鳍鱼纲鲈形目刺尾鱼亚目的其中一科,2016年《世界鱼类》第五版将其放在独立的刺尾鱼目,2017年的《硬骨鱼系统分类》将其放在真鲈形系中,还未决定其目级分类。[2]
本科鱼类属于日行性鱼类,以海藻或海草为主食。它们栖息的环境较复杂,幼鱼大都成群的在枝状珊瑚丛中,且以藏在死珊瑚之上的藻类为食,有的则待在混浊的红树林区河口区孵育。成鱼有成对或成群的生活于混浊的河口区。
本科大都是美味的食用鱼。但有时略带海草味,不为某些人所喜爱。有些种类是观赏鱼,体色多彩者更受欢迎。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