莠草大麻(学名:Cannabis ruderalis),也译为野生大麻[1][2],是大麻的品种之一,源自中亚。学者对于它是否是大麻属之下的独立物种或是亚种尚有争议[3]。
莠草大麻,寻常大麻与印度大麻为现在最常见的三种大麻品种[4]。它开花的时间比寻常大麻和印度大麻都早,植株没有它们那么高,但是更能够忍受恶劣气候。本种含有较低比例四氢大麻酚(THC),可用于工业大麻的种植,也用来作为杂交大麻的配种之用。
名称
这个品种于1924年首次由苏联植物学者德米特里·叶拉斯托维奇·亚尼舍夫斯基(D. E. Janischewsky)记录[5]。其学名 ruderalis 源自拉丁语:rūdus的复数形rūdera,这个单字的字面意思为砾石,砖瓦或铜块,后成为英语:ruderal的字根,意为莠草或杂草,意指为荒地上生长的无经济价值草类。
在1960年代后,许多学者认为莠草大麻是寻常大麻的亚种,不是独立物种。因为在纬度较高地区生长,所以含有较低比例的大麻素。1976年加拿大学者Ernest Small分析收集到的各种大麻品种,认为寻常大麻与印度大麻原是同一物种,但经过人类育种而成为不同品系,而莠草大麻为人工种植大麻回复野外后而产生的另一品系[6]。
修行
20世纪80年代初,莠草大麻的种子被带到阿姆斯特丹,以增强种子库的育种计划。[7]
莠草大麻的THC含量低于C. sativa或C. indica,因此很少用于娱乐用途,并且莠草大麻的较矮身材限制了它在大麻生产中的应用。莠草大麻的品种富含大麻二酚(CBD),因此一些医用大麻用户种植它们。[8] 莠草大麻早期的、植物年龄触发的“自动开花”特性(相对于光周期性开花品种具有一些农业优势),以及它声称的对昆虫和病害的抗性,使其对植物育种者非常有吸引力。[9] C. indica品种经常与莠草大麻交叉育种,以产生具有高THC含量、改良的耐寒性和较低高度的自动开花植物。[10] 1960年被鉴定出的Cannabis x intersita Sojak品种是C. sativa和莠草大麻的交叉。[11] 试图培育具有较短生长季节的Cannabis品种是培育莠草大麻的另一种应用。[12] 当莠草大麻与sativa和indica品种交叉时,将带有隐性自动开花特性。进一步的交叉将稳定这一特性,并使植物可以在短短10周内自动开花并完全成熟。
由于莠草大麻在生长阶段从营养阶段过渡到开花阶段,与光周期品种所需的光周期相反,它与其他家庭中的sativa和indica品种进行交配,创造出“自动开花大麻品种”。[13] 这些品种对育种者来说很有利,因为它们既展示了ruderalis植物的耐寒性,同时又保持了sativa和indica品种的药用效果。 由于生产时间缩短,栽培者还更喜欢ruderalis植物,通常在3-4个月内完成,而不是6-8个月。自动开花特性非常有益,因为它允许在一个室外种植季节内进行多次收获,而无需使用光剥夺技术,这对于多次收获光周期品种是必要的。由于ruderalis遗传基因的影响,自动开花植物通常具有比光周期cannabis更高的CBD含量。
用途
莠草大麻在俄罗斯和蒙古的民间医学中传统上被用于治疗抑郁症等。[11] 由于莠草大麻是产生THC最低的大麻生物型之一,因此莠草大麻很少用于娱乐用途。[7]
在现代用途中,莠草大麻已与Bedrocan品系交叉,以生产出为患有医疗处方的患者所用的Bediol品系。[14][15] C. sativa和C. indica品系与ruderalis植物交配通常表现出莠草大麻血统所表现的“自动开花”表型,意味着它们在植物达到一定成熟度时开始开花(通常从种子发芽后的十周),而不是根据每日的光照计划开花。通常较高的CBD浓度使ruderalis植物在治疗焦虑症或癫痫等方面具有价值。[16] 莠草大麻正在用于癌症、硬化症和食欲不振的治疗。
参考文献
参见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