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水仙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臺南水仙宮map

台南水仙宫台湾话Tâi-lâm Tsuí-sian-king),正式名称台郡三郊水仙宫,位于台南市中西区,是中华民国直辖市定古迹,也是昔日台湾府城七寺八庙之一。建成年代最早的说法为依陈文达《台湾县志》为大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之后由乡人同建;或者依大正十六年重修水仙宫碑记载建于清康熙癸未四十二年(1703年);最普遍的说法是蒋允焄所撰碑记所载该庙建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同时王必昌《重修台湾县志》与谢金銮续修台湾县志》皆作建于康熙五十四年。

Quick Facts 台南水仙宫, 位置 ...
台南水仙宫
台郡三郊水仙宫
Thumb
水仙宫外观 Thumb
位置 台湾台南市中西区神农街1号
坐标22.9967745°N 120.1980371°E / 22.9967745; 120.1980371
建成时间 清朝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
官方名称台南水仙宫
类型登录等级:直辖市定古迹
登录种类:寺庙
详细登录资料
Close
Quick Facts 汉字, 白话字 ...
台南水仙宫
汉字 水仙宮
白话字 Chúi-sian-keng
台语罗马字Tsuí-sian-king
Close

庙内主祀水仙尊王,即“一帝两王二大夫”的大夏圣帝—大禹、白盟尊王—寒奡西楚尊王—项羽、忠烈尊王—屈原和伍盟尊王—伍子胥。过去尚有后殿,奉祀观音佛祖释迦牟尼佛三官大帝韦驮菩萨司命灶君福德正神二战时后殿拆毁后部分神像不知所终。该庙所在之地过去是台湾府城西定坊五条港之一的南势港,是三郊的总部所在地,曾于宫北侧设三益堂处理三郊事务,该庙亦由当地商人合资兴建。

沿革

Thumb
日治时期的水仙宫
Thumb
整修前的台南水仙宫(2010年)

创建

该庙的前身最初是在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时由该地商人集资创建供奉水仙王之庙,当时只是间茅顶竹柱篾壁的质朴庙宇。到了康熙四十年(1701年),才改建为砖壁瓦顶。而四年后,台湾县知县王仕俊将一间大店与四间小店的租金做为该庙香火来源。后来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原任台湾水师左营游击的卓尔坛号召泉漳商旅集资重建,并聘请潮州工匠前来主持建筑工作,耗费四年方完工。依王礼台湾县志所记载“水仙宫,开辟后,乡人同建;卑隘浅狭。康熙五十七年,敛金改建。雕花缕木,华丽甲于诸庙。”完工后,台湾府知府王珍捐献了“著灵鳌柱”匾给该庙。

清朝时期发展

到了乾隆六年(1741年),台厦商旅陈逢春等人重修庙宇,并填平庙前的南势港道以为庙埕,又购置店铺以供香火、立碑于庙前埕觉津寺、建造后殿及献“万水朝宗”匾。而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北郊商人苏万利等人集资修庙,为郊商参与庙宇维修之始。次年,由于水仙宫庙前小港淤塞,被附近居民侵占,于是当时的台湾府知府蒋允焄下令拆除违建并增广庙埕,事后立“水仙宫清界勒石记”石碑在庙中三川门内。之后在嘉庆元年(1796年),三郊大修水仙宫,并改庙北十三间店铺为“三益堂”,为总理三郊事务之办公室;同年原奉祀在后殿的福德正神移到佛头港景福祠合祀。之后道光十三年(1833年)、光绪三年(1877年)时,亦有整修。

三郊没落与二战损毁

进入日治时期后,由于三郊资助过刘永福抗日,以及与中国大陆内地间的贸易之中断,导致三郊商号被查抄或倒闭,连带影响到为三郊所管理的水仙宫。日本大正五年(1916年)时曾进行整修,但在昭和十六年(1941年)时,台南州知事一番濑佳雄一番ヶ瀨佳雄)宣布解散原三郊与洋行买办合组的“台南三郊组合”,并入“台南商工会议所”,并拍卖包含水仙宫在内的三郊产业[注 1],不过水仙宫与大天后宫因为总督府官员宫本延人及其他官员介入而暂缓处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水仙宫被盟军轰炸,导致正殿、后殿毁损。后来两殿成为疏开空地开辟防空洞[注 2],而水仙宫只剩下三川殿。而据传原祀奉于正殿内的五尊水仙尊王镇殿金身,在水仙宫正殿拆除后,被移往同属三郊管理之祀典大天后宫寄祀。[1]:289-331

民国时期发展与修复

民国四十三年(1954年),由郭炳辉发起在仅剩的三川门殿及部分中庭重建水仙宫,仅剩一进。之后又于民国七十四年(1985年)整修,约三年后完工,并于七十九年(1990年)为此建醮。

民国一百零四年(2015年)重修,神像移奉至旁边水仙里活动中心;于民国一百零七年(2018年)一月正式完工,并于民国一百零九年(2020年)十一月二十日举行庚子年五朝庆成祈安建醮大典。“直辖市定古迹台南水仙宫修复工程”由水仙宫管理委员会、石昭永建筑师事务所及庆洋营造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修复经费总计2,100万元(含监造及施工纪录),其中文化部补助6成(1,260万元),台南市补助3成(630万元),庙方自筹1成(210万元)。

建筑与文物

布局环境

水仙宫原有硬山三开间三川殿、天井连同左右过水廊、类似大天后宫的重檐歇山拜殿紧靠硬山正殿和后殿,两侧山墙外侧有剪刀型壁锁,三川殿比例高耸且不设龙柱,可能安有木栅门。今天的水仙宫只剩下原本的三川殿一进所改建成单殿式的庙宇,已不复二战前时的恢弘模样。庙宇的周围和庙埕为水仙宫市场

建筑结构

水仙宫坐东朝西,庙宇建筑整体为纵长形,宽10.02米、深12.1米,整个建筑面积为121.2平方米,包含正殿以及前方相连的拜亭兼三川门的空间。正立面三开间、开三门,左右对称配置,正殿前檐廊两侧山墙各有一门分通左右,后面神龛两侧间各开一圆拱门通往后方。地坪由庙埕往后逐步抬高,正殿地坪较三川殿高出20公分。[2]三川门全部进深共7架,采三川殿常用的减柱法,屋顶采双坡水硬山单檐翘脊式屋顶;正殿进深共9架,使用减柱造呈三通四瓜较为罕见,神龛设在后点金柱之间,屋顶同采双坡水硬山单檐翘脊式屋顶。正殿屋脊则较三川殿高10公分,由水泥制的水槽梁连接两个屋面,拜殿红色山墙上尚留有S型和剪刀型的壁锁。木构保有部分泉州风格,石雕部分保留早期建筑构件,中门前的一对抱鼓石,离鋆朴实。[3]

另外由于庙中供奉主神大禹神格较高的关系,所以庙门上不绘门神,而以门钉装饰,每扇门108颗。

古物

庙内仍留有了一些古物,如蒋允焄所立“水仙宫清界勒石记”石碑、嘉庆元年“海口示禁碑记”、大正六年时的“重修水仙宫碑记”、水仙宫三益堂三郊旗和执事牌;部分木雕构建保存于国立成功大学历史系文物馆。

清朝旧匾额12块皆毁于二战不存,有正殿的“川灵配岳”、“著灵鳌柱”(王珍)、“万里波澄”(蓝廷珍)三块;佛祖厅的“慈照东瀛”、“慈航博济”、“瀛东宝筏”三块;三郊捐献“三益堂”、“金障金汤”、“卫国抒诚”、“玢榆同保”、“鼎萃堂”、“卜杜义声”六块。现存最古为民国甲午年(1954)所立的“万水朝宗”。[2]

水仙宫交谊境

祀典大天后宫鹿耳门天后宫、三郊营仔脚朝兴宫温陵庙、外关帝港厉王宫、安海港聚宋宫、佛头港崇福宫佛头港聚福宫佛头港景福祠四联境普济殿四联境金安宫全台首邑县城隍庙下大道良皇宫三协境全台开基药王庙三协境下南河南沙宫开基包公庙南势街西罗殿嘉邑大天宫、新寮镇安宫

其他

  • 台南俗谚“上帝庙坅墘,水仙宫檐前”,指位于鹫岭之上的大上帝庙(中和境鹫岭北极殿)因地势较高,其庙埁约相当于位于五条港地势较低的水仙宫的屋檐。
  • 过去在水仙宫前立有两根旗杆,用来指挥三郊与五条港区自组的义民团抵御外敌。然而据说右边的旗杆冲到了对面药王庙的药王大帝,以致神像的眼睛受伤未愈。
  • 水仙宫相关诗文:
    陈肇兴〈赤嵌竹枝词,十五首之六〉:东溟西屿海潮通,万斛泉源一叶风。日暮数声欸乃起,水船都泊水仙宫。
    陈肇兴〈赤嵌竹枝词,十五首之九〉:水仙宫外是侬家,来往估船惯吃茶。笑指郎身似钱树,好风吹到便开花。
    马清枢〈台阳杂兴,三十首之二十五〉:水仙宫外尽成途,沧海扬尘信不诬。短短墙堆红靺鞨,家家篱绕绿珊瑚。村娃小戏渺绵氏,番客欢呼打喇酥。挈榼乘凉何处好,藕花香彻北香湖 。
    丘逢甲 ⟨台湾竹枝词 其二十五⟩:水仙宫外水通潮,潮去潮来暮又朝。 几阵好风吹得到,碧桃花下听吹箫。[4]

相关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