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手龙属名:Pterodactylus)又名翔指翼龙,是翼龙目的代表属之一,为第一个被命名的翼龙类。生活在侏罗纪晚期,牠们是肉食性动物,可能猎食鱼类与其他小型动物。如同所有翼龙类,翼手龙的翼膜由皮与肌肉构成,从牠的最后一根手指延展到牠的身体。翼的内部由胶质纤维支撑,外部由角质脊状物支撑。化石分布极其广泛,已在欧洲非洲等地发现。翼手龙的学名在希腊文意思为“有翼的手指”,指的是牠的翼由一个巨大手指支撑。

Quick Facts 科学分类, 模式种 ...
翼手龙属
化石时期:侏罗纪晚期,150.8–148.5 Ma
Thumb
古老翼手龙正模标本,为亚成年个体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目: 翼龙目 Pterosauria
演化支 天龙类 Caelidracones
亚目: 翼手龙亚目 Pterodactyloidea
下目: 古翼手龙下目 Archaeopterodactyloidea
科: 翼手龙科 Pterodactylidae
属: 翼手龙属 Pterodactylus
Cuvier, 1809
模式种
古老翼手龙
Pterodactylus antiquus

Sömmering英语Samuel Thomas von Sömmering, 1812)
异名
属异名
  • 鸟头龙属 Ornithocephalus
    Sömmering, 1812
  • 翼兽龙属 Pterotherium
    Fischer,1813[1]
  • Macrotrachelus
    Giebel, 1852
  • Diopecephalus?
    Seeley, 1871
种异名
  • 长颈翼手龙 Pterodactylus longirostris
    Cuvier, 1819
  • 鳄头翼手龙 Pterodactylus crocodilocephaloides
    Ritgen, 1826
  • 寇氏鸟头龙? Ornithocephalus kochi
    Wagner, 1837
  • 翼手龙 Pterodactylus mayeri
    Muenster, 1842
  • 翼手龙 Pterodactylus spectabilis
    Meyer, 1861
  • 翼手龙 Pterodactylus westmani
    Wiman, 1925
  • 翼手龙 Pterodactylus cormoranus
    Döderlein, 1929
Close

翼手龙经常被描绘成和蛇颈龙争抢鱼肉的形象,但实际上牠生存的年代比蛇颈龙要短很多,蛇颈龙要到白垩纪末才灭绝,两者不可能相遇。翼手龙是在儿童的恐龙读物里面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种中生代飞行爬虫类,但是牠在《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和电玩游戏中却极少出现,代替牠的位置的通常有无齿翼龙风神翼龙

叙述

Thumb
依据BMMS 7和BSP 1929绘制的古老翼手龙复原图
Thumb
翼手龙的两件标本:正模标本(蓝色,亚成年)和BMMS 7(绿色,成年)与人类的体型比较

翼手龙是种中小型翼龙类,寇氏翼手龙的翼展为50公分,巨翼手龙的翼展有2.4米。其他种的体型更小,尤其是P. micronyx,但这些种可能是翼手龙、德国翼龙、或颌翼龙的幼年个体。[2]

在1998年发现的寇氏翼手龙的新标本,保存了骨骼以外的软组织,有助于科学家重建翼手龙的外貌。如同其他梳颌翼龙超科,翼手龙的头部有软组织构成的头冠。翼手龙的指爪也覆盖者长、弯曲的角质鞘。翼手龙的身体覆盖者类似毛的覆盖物,颈部后方的毛较长。脚趾之间有蹼连接者。[3]

历史

Thumb
古老翼手龙模式标本的素描,由理查德·莱德克在1888年绘制。

翼手龙是第一个被命名的翼龙类。在1784年,时任巴伐利亚选帝侯卡尔·特奥多尔科学奇物收藏室馆长的意大利科学家柯西莫·亚历山德罗·柯利尼意大利语Cosimo Alessandro Collini(Cosimo Alessandro Collini)在巴伐利亚选侯国(今属德国)的索伦霍芬石灰岩发现翼手龙的第一个化石。[4]但是,柯利尼将翼手龙误认为海生动物,而非飞行动物,因为他认为只有海洋才能生存这种奇特的动物。[5][6]一些科学家持续支持这个海生动物假设,直到1830年,巴伐利亚动物学家约翰·格奥尔格·瓦格勒(Johann Georg Wagler)仍提出翼手龙属的前肢是用来游泳的。瓦格勒更建立Gryphi纲,包含翼手龙与其他水生脊椎动物,介于鸟纲哺乳纲之间;其他的水生脊椎动物后来被建立为蛇颈龙目鱼龙目单孔目[7]

Thumb
古老翼手龙的骨骼图,根据第二个标本所建立

在1800年,法国科学家约翰·赫尔曼德语Johann Hermann (Naturforscher)(Johann Hermann)以书信通知另一位法国科学家乔治·居维叶(Georges Cuvier),他认为翼手龙的化石可能被拿破仑军队运送到法国。在信中,赫尔曼提出他对这个化石的推论,他认为这个化石属于哺乳类。赫尔曼并做了重建图,将这个化石重建为飞行动物,在最长的第四指与脚踝之间连接者皮翼,身体与皮翼覆盖者毛。赫尔曼并参考蝙蝠,在颈部与手腕间加了皮翼。居维叶同意这些说法,并在同年底的研究中加进赫尔曼的推论。[6]居维叶认为:“无疑地,这些长的手指在生前曾支撑者皮膜,使这动物的身体前段非常宽,形成作用良好的翅膀”。[8]

在1817年,翼手龙的第二个标本被发现,同样来自于索伦霍芬石灰岩。这个小型标本被命名为Ornithocephalus brevirostrus,经过多次的变动后,目前被归类于古老翼手龙。这个标本的口鼻部短,目前被认为是幼年个体的特征。[6]

分类

Thumb
古老翼手龙 - 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

在1809年,乔治·居维叶(Georges Cuvier)将这动物命名为Ptero-dactyle[9]在1812年,Soemmering将同一个标本命名为Ornithocephalus antiquus。由于居维叶较早命名,居维叶的命名具有优先权,所以这个正模标本的名字为古老翼手龙Ptero-dactyle antiquus)。在1815年,Constantine Samuel Rafinesque将这个名称拉丁语化,成为现在的名称Pterodactylus

在1830年,克莉斯汀·艾瑞克·赫尔曼·汪迈尔(Christian Erich Hermann von Meyer)建立翼手龙科,以包含翼手龙,以及其他类似的翼龙类。之后,科学家将许多类似的翼龙类归类于翼手龙科。在近年的研究中,翼手龙科被认为是个并系群或是复系群,包含梳颌翼龙超科的部分物种。[10][11]

Thumb
寇氏翼手龙的化石 - 柏林洪堡大学自然博物馆

自从被发现以来,尤其是19世纪初期,已有很多种被归类于翼手龙属,其中最著名的是古老翼手龙、寇氏翼手龙。自从1990年代以来,大部分研究认为翼手龙属的许多种,并不足以成为独立的种。[10][12]包含大卫·安文(David Unwin)在内的许多科学家,认为长颈翼手龙是不同于古老翼手龙、寇氏翼手龙的动物。大卫·安文更提出,长颈翼手龙较接近德国翼龙,需要成立独立的新属。[10]长颈翼手龙有时被归类于Diopecephalus。但是,Diopecephalus是在1871年由哈利·丝利(Harry Seeley)建立,因为哈利·丝利认为寇氏翼手龙并不属于翼手龙属。寇氏翼手龙目前仍被认为属于翼手龙属,Diopecephalus成为翼手龙属的异名;因此长颈翼手龙需要另建新的属名。[12]

许多曾被归类于翼手龙属的种,是根据幼年化石而建立,目前多被归类于其他属或种的未成年化石。例如,P. elegans的化石是个未成年的梳颌翼龙[13]P. micronyx也是根据小型、未成年的颅骨而建立,但目前难以确定P. micronyx该改归类于什么物种。Christopher Bennett等科学家认为P. micronyx可能属于颌翼龙[2]另外,还有许多种是根据少量、不完整的化石而建立,目前被认为是疑名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