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香港政策法
美國承認香港獨立關稅區之法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美国-香港政策法》(英语:United States–Hong Kong Policy Act),又称为《香港关系法》、《美港关系法》[1][2],是一部现行的美国国内法,由美国国会在1992年通过的法案。鉴于在1997年7月1日,英国结束对香港的管治后,香港主权移交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辖下的一个特别行政区,美国政府重新釐定对港政策。美国国会推动并通过该法案,容许美国依据《中英联合声明》里中华人民共和国让香港实行“高度自治”的承诺[3],在金融和文化等领域给予香港有别于中国大陆的待遇,并且承认香港独立关税区[4],以及在一国两制框架之下,支持香港的人权、民主与自治,保障香港的生活方式,及美资在此国际金融中心和自由港营商[5][6]。
2020年5月29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回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法拟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时宣布将终止适用香港政策法,撤销香港的特殊地位与相关商业优惠措施。同年6月30日港版国安法即将通过前,美国商务部立即依法禁止出口国防设备与敏感技术至香港。[7]7月14日,总统川普签署行政命令,正式中止此法第201条(a)区别对待香港,终止香港的特殊地位。
源由
1989年六四镇压后,大量香港人忧虑和恐惧香港前途[8]。当时美国国会多次敦促英国政府在香港立法局实行直选,以及保证香港人权与自由,但在1991年之前美国国会未制订出完整系统。美国—香港政策法案由米奇·麦康诺起草,1992年8月11日在美国众议院通过,9月17日在美国参议院通过,老布殊总统于10月5日签署此法案,成为正式法律。
法案通过后,北京指骂指控美国干预内政[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发表郭永虎之文章,批评香港政策法开启了美国国会“干涉香港事务的恶例”[10]。
内容
![]() 基于《美国宪法》之权力分立政府权限 | |||
制订 | 1992年 | 《美国-香港政策法》 | 参议院提出 |
制订 | 2019年 | 《香港人权与民主法》 | 参议院提出 |
制订 | 2019年 | 《保护香港法》 | 参议院提出 |
制订 | 2020年 | 《香港自治法》 | 众议院提出 |
根据此法案,美国政府承认《中英联合声明》,并继续视香港作一个在政治、法治、经济、贸易政策方面与中国大陆完全不同的地区,并在对外政策上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区别对待。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获美国承认,申请赴美签证获独立看待。香港可在美国出口管制下购买敏感技术,但要确保无不当用途[11]。
1993、1995 - 2007及2015 - 2024年,美国国务院向国会提交《美国-香港政策法报告》[12]。
根据香港关系法第202条(美国法典 - 外交 第5722条),美国总统如认为香港自治情况不足以有别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统有权签发行政命令暂停第201(a)条(美国法典 - 外交 第5721(a)条)适用于某美国法律或条文[13];如美国总统认为香港恢复自治,可恢复适用第201(a)条[14]。
重订及取消
早在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否决0708双普选后,美国国会曾讨论重订香港关系法,主要由共和党议员萨姆·布朗巴克推动[2]。
2013年斯诺登事件后,香港作家陶杰认为美国可能废除香港关系法以反击[15]。2015年,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指,北京政府“8.31决定”介入香港政制发展,并指控香港警察在雨伞运动期间攻击示威者,建议美国重新考虑香港独立地位之条款[16]。2016年,同一委员会指,因应香港议员被取消资格及铜锣湾书店事件,或须修改香港关系法[17]。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上述报告,表示中国政府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香港事务属于中国内政,任何外国无权干涉[18][19]。
2018年,美国国会美中经济暨安全检讨委员会提出,重新审视香港独立关税区之地位与政策,以及限制潜在军用之高科技售到香港。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对美国政府单边主义非常有意见[20],批评一个国家扰乱国际多边贸易秩序[21],林郑称,美方指控是失实、双重标准及戴有色眼镜,又指香港是美国最大之贸易顺差来源地,请美方三思是否“损人又损己”[22][23][24]。香港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陆颂雄回应指,香港独立关税区地位不需要美国“恩赐”“施舍”,又指香港外国记者会副主席马凯包庇陈浩天宣扬香港独立,被拒入境符合入境政策[25]。
11月15日,香港民主派议员联署,呼吁香港特区政府向美国承诺不再破坏一国两制;民建联议员李慧琼与葛珮帆批评是为虎作伥,林郑又批评民主派说香港不再自由是“自毁长城”[22][26]。11月19日,自由党钟国斌因应美国检讨香港关系法,将原本在立法会动议香港基本法23条立法咨询的议员议案,为免招人口实,改为讨论中美贸易战[27][28]。
另外,有激进建制组织赞成废除此法,认为香港应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不应该被“区别看待”。[29]
3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针对《香港政策法报告》回复:“我想强调,香港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事务属于中国内政,任何外国无权干涉。”[30]
6月11日,美国警告若《逃犯条例修订草案》通过,香港高度自治及法治精神将会受到严重打击,美国或会终止《香港关系法》。美国政府视香港作一个在政治、经济、贸易政策方面与中国大陆完全不同的地区,才令香港享有优惠的经济、金融政策及措施。一旦通过《逃犯条例修订草案》,将会违反《香港关系法》多项关键条款,恐“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不复存在,严重打击美国企业在港营运意欲。当香港没有足够的自主权,美国或会终止《香港关系法》,视香港等同中国大陆其它城市。
10月15日,众议院表决通过了《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和《限制向香港出口催泪弹和人群控制技术法案》[31]。11月27日总统特朗普签署法案,法案正式成为美国法律[32]。
《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规定美国国务院每年将审视香港的人权和民主状况,在香港自治权不佳的情况下,将会暂停对港的最惠待遇。法案公布后180日内和此后每年,美国国务院将需要公布威胁香港民主相关人士名单并冻结名单人士在美资产、限制名单人士入境[33]。
《限制向香港出口催泪弹和人群控制技术法案》禁止美国公司向香港政府及相关公司提供任何由美国出产的非致命防卫和人群管控装备或技术方案。自法案生效起30日之后,美国公司无法出口橡皮弹、催泪弹、突击警队装甲车等装备[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制订的有关国家安全的决定,于2020年5月22日至5月28日举行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进行审议,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草案)》的议案[34],授权人大常委会就于香港特区实施国家安全执行机制立法(又名“港版国安法”),并于5月28日下午表决通过《决定》。[35]
代港立法引起香港及国际多方强烈反应,谴责中共政府绕过香港的立法程序、无视民意。其中美国方面,于华盛顿当地时间21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离开白宫前,在南草坪上被问到是否知道北京两会将审议此事。特朗普称:“我不知道,因为目前没有人知道。如果发生的话,我们将会强烈回应此事。”[36][37][38]
2020年5月27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发表声明,确认香港不再享有高度自治,即意味着香港可能不再继续享有美国的特殊待遇[39][40]。2020年5月28日,美国国务院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局2020年度《香港政策法》报告指,依据《香港政策法》第301条的要求,不能再证明香港应继续享有此种待遇。[41]
5月2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外见记者宣布,将终止香港政策法,认为中国在全国人大会议上为香港立国家安全法,毁灭一国两制并实行一国一制,严重损害香港民主自由,香港回归中国是为了中国跟香港进步,而非香港变成旧日中国城市[42],经过中国一连串不让步下,决定取消政策法,将不会再享有特殊待遇,与此同时将会制裁损害香港民主自由的香港官员及中国官员[43]。
7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外见记者宣布签署行政命令,正式暂停此法案第201条(a)适用于香港的特殊地位,包括贸易税率(包括贸易战下所增加的额外关税)、签证安排、出口许可证豁免等一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看齐,亦是全球第一个不承认香港拥有一国两制的国家,同时宣布已经签署在两院通过的香港自治法。[44]据彭博社报道,原本7月14日公布的制裁名单包括政治局常委韩正、林郑月娥及邓炳强,但最后一刻特朗普决定暂定不包括上述人物。[45]8月7日,美国财政部按香港自治法等法律正式制裁林郑等11名中共官员。
3月31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表示,已经向国会确认根据《香港政策法》的规定不给予香港特殊关税地位的待遇。布林肯表示确定维持前朝政策,指中国严重损害香港人民的权利与自由,滥捕异己人士、对香港司法独立及新闻自由施压,布林肯已向国会认证香港的一国两制已“毁灭”,无法再享有美国的特殊待遇。
2022年3月31日,美国国务院发表“香港政策法报告”。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批评,中国破坏香港的民主制度,向司法机构施压,削减香港的自由,直言在中国收紧管治下,“香港与中国大陆城市之间的差异正在缩小”。布林肯表示,报告纪录了中国和港府如何进一步破坏香港的民主制度和人权,损害新闻和言论自由,包括《苹果日报》和六四纪念馆等机构和组织被逼停运。在高风险和不明朗因素影响下,一些外国企业已完全撤出香港,部分则只留下少数主要员工,继续营运。布林肯说,北京的做法只会迫使香港的人才逃离,损害香港的声誉和竞争力,削弱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46] 报告则指,中国彻底修改香港的选举制度,大大削弱了香港人选择自己代议士的能力。中国和香港当局对与民主运动有关的团体、媒体等进行搜查、拘捕、起诉及冻结资产的行动,破坏《基本法》和《中英联合声明》保障的自由,并提到参与初选被起诉的47名民主派人士,以及有至少33人因记念六四的有关活动,被捕、被起诉或被定罪。报告指出,在司法方面,香港越来越多案件被认为与国家安全有关,即使这些案件不涉嫌违反《港区国安法》本身,而国安法的较高门栏保释条件亦适用于这些案件。报告亦批评港府侵犯多项自由,言论自由方面包括被控“煽动他人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罪”的邹幸彤,港府在2021年5月将煽惑他人在选举不投票或投白票定为犯法,以及在《电影检查条例》中加入涉及国安法的条文等。新闻自由方面,报告提到《苹果日报》及《立场新闻》停运,多名高层被香港警方拘捕,多家独立媒体亦宣布停运;港台在新广播处处长管理下,解雇部分员工并审查节目内容。结社自由方面则提及教协、职工盟及民阵等组织的解散、支联会及七名相关人士被控违反《港区国安法》、国际特赦组织撤出香港等。报告又指,虽然香港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论坛、世贸等国际组织中,仍独立于中国进行投票。但在一些国际组织中,香港被指作为中国的代表,协助推动中国的目标,包括阻挠台湾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或在某组织担任领导职务,这反映香港在国际组织中独立行事的能力受到侵蚀。[47]
2023年7月11日,美国总统拜登发布行政命令,再延长前总统川普于2020年7月14日下达的行政命令,维持中止或取消对香港的特殊待遇。拜登批评,中国政府采取措施破坏香港自治,进而对美国国家安全、外交、经济造成极大且不寻常的威胁,因此有必要维持相关措施。[48]
参见
- 香港与美国关系
- 国际及两岸关系
- 其它相关法案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