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第一旅英语:1st Combined Arms Brigade),又称“贺龙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四集团军下辖的一个两栖合成旅,驻地广东省惠州市

Quick Facts 合成第一旅, 存在时期 ...
合成第一旅
Thumb
陆军旗
存在时期1930年至今
国家或地区 中国
效忠于 中国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部门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
种类陆军多兵种合成旅
功能两栖机械化步兵
规模约6000人
直属南部战区陆军
驻军/总部广东省惠州市
别称“贺龙旅”
冠名自贺龙
参与战役土地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

第二次国共内战

抗美援朝战争
中越边境冲突

  • 851行动计划
  • 852行动计划
指挥官
旅长陆军大校
政治委员陆军大校
著名指挥官贺龙张宗逊黄新廷余秋里李继松高武生戚建国朱生岭
Close

历史概述

抗日战争前

该旅前身为1930年成立的红二军,历经改革后为现有编制[1]

红二军前身是贺龙在湖北洪湖一带领导创建的洪湖赤卫队,原称红四军,1930年7月,按照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整编为红二军,军长贺龙、政治委员恽代英(未到任,由朱勉之代理)。红二军下辖一个师和一个团,全军2000人:第四师,师长王炳南、政治委员陈协平;警卫团,团长贺佩卿,政治委员吴协仲。建军后,红二军旋即立刻与红六军在湖北公安县组成红二军团,红二军番号随之撤销。

1930年7月4日,红四军红六军湖北公安县会师,7月7日,两军在公安南平文庙召开联席会议,红四军改称红二军,成立红二军前委。按照中共中央军委的要求,两军合编成红二军团[2]。红二军团的编制序列和领导人如下:

军团总指挥贺龙、前委书记/政治委员周逸群(后邓中夏代)、参谋长孙德清(后汤慕禹代)、政治部主任柳克明。下辖[3]

  • 红二军,军长贺龙(兼任,后孙德清代)、政治委员朱勉之,下辖
    • 第四师,师长王炳南,政治委员陈协平,参谋长向鲁清,下辖
      • 第十团,团长张一鸣,政治委员吴凤卿
      • 第十一团,团长覃甦,政治委员汪毅夫
      • 第十二团,团长吴虎臣,政治委员张海涛
    • 警卫团,团长贺佩卿,政治委员吴协仲
  • 红六军,军长旷继勋(后段德昌代)、政治委员段德昌(后柳克明代),下辖
    • 第十六师(红六军第一纵队改编),师长王一鸣,政治委员王鹤,下辖
      • 第四十六团,团长李骑
      • 第四十七团,团长贾鸣钟,政治委员邱鸿禧
      • 第四十八团,团长桂伦,政治委员谭抗
    • 第十七师(红六军第二纵队改编),师长段德昌,政治委员许光达,下辖
      • 第四十九团,团长刘仁载,政治委员戴文斌
      • 第五十团,团长张海清
      • 第五十一团,团长陈华山,政治委员段德福

全军团共1万余人。10月,为配合红一方面军攻打长沙,红二军团南渡长江,攻打常德,虽然连克华容石首公安石门等地,但付出了很大代价却并未能达到“南征”的战略目标[4]。12月12日,红二军团小部分兵力和伤病员撤回洪湖地区,但主力在邓中夏的坚持下仍滞留江南,直到1931年9月才回到洪湖(此时红二军团已缩编为红三军)。

1931年初,红二军团再次对石门发起攻击,但遭遇较大损失,经过一段时间的游击战斗后于2月底退至枝柘坪一带修整,于3月底至4月初在枝柘坪召开前委会议和党员代表大会。枝柘坪会议后,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红二军团缩编为红三军,军长贺龙、政治委员邓中夏(后万涛彭之玉先后代理,最后由湘鄂西分局书记夏曦兼任,直到1932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关向应接任)、参谋长孙德清、政治部主任柳克明,原红二军、红六军分别缩编为红七师、红八师,另拟定由洪湖苏区的部队编成红九师。全军扩充至一万五千余人。1932年底,红三军因为遭到中华民国政府军围剿,无法在洪湖立足,被迫绕道豫西南、陕南、鄂川边转往湘鄂边[5]。1933年初,红三军整编为第七师、第九师和一个教导团。第七师师长汤福林(后叶光吉代)、政治委员盛联均;第九师师长段德昌、政治委员宋盘铭;教导团团长卢冬生、政治委员关向应。1933年底,红三军进军四川,1934年5月12日又进入贵州[6],9月10日,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

1934年10月24日,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在贵州印水会师,自此开始统一行动[7]。此时红二军团各级主官为军团长贺龙、政治委员任弼时、副政治委员关向应、参谋长李达、政治部主任张子意,辖第四师:师长卢冬生、政委方理明;第六师:师长钟炳然、政委袁任远。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两个军团开始长征[8]。出发前,增编由地方武装改编的第五师,师长贺炳炎、政委谭友林。1936年6月30日,全军与红四方面军甘孜会师。

1936年7月2日,按照中央指令,红二军团与红六军团和红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红二军团改称第二军:军长贺龙、政治委员关向应[9]。下辖第四师:师长卢冬生、政治委员李井泉;第六师:师长贺炳炎、政治委员廖汉生。第五师划归红三十二军建制。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将台堡会师,长征结束[10][11]

抗日战争至建国

1937年,原红二军团主力融入红二十八军一部改编为八路军120师358旅,旅长卢冬生(未到职,张宗逊代理)、副旅长李井泉。之后投入抗日战争战场。参加了雁门关、滑石片、陈庄、齐会、米峪镇、百团大战、田家会等重要战役战斗,歼灭日伪军2.3万余人。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参加了陕北三战三捷、宜川、沙家店、西府陇东、荔北、扶眉等重要战役战斗。1949年2月,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第一师

建国后

1952年7月,该师按照重装师编制,与第3师合编组建1军1师。原3师7、8团分别改编为1师炮兵团(1953年9月至1969年8月称炮兵301团)、战车团(后改称坦克自行火炮第206团,1968年10月转隶坦克11师)。1953年1月参加抗美援朝,未参与大规模战役,主要承担守备任务,1958年10月回国。

1961年1月成为全军首批10个战备值班师之一。1962年6月,奉命入紧急备战,在此次行动中总结出装备、物资管理上的"三分四定",后来被写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1964年1月,步兵第1团第6连被国防部授予"硬骨头六连"荣誉称号。

1984年12月在老山收复战结束后接替昆明军区所属部队承担老山地区防务,毙伤越南人民军4545人,俘敌3人。1985年6月,中央军委授予1团6连"英雄硬六连", 2团3连"坚守英雄连", 1团9连班长黄仲虎"战斗英雄", 3团1营副教导员兼1连指导员钱富生"英雄指导员" 荣誉称号。2001年改制为两栖机械化步兵第一师

2017年,两栖机械化第一师拆分出一部组成两栖合成第五旅,余部改编为合成第一旅,为现有编制[12]

沿革

参考资料:[1]

More information 部队番号, 使用时期 ...
部队番号 使用时期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 1930年7月4日-1936年7月2日
红二方面军第二军 1936年7月2日-1937年8月
八路军第三五八旅 1937年8月-1945年11月
西北野战军第三五八旅 1945年11月-1947年2月
西北野战军第一旅 1947年2月-1949年2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第一师 1949年2月-1955年1月[注 1]
步兵第一师 1955年1月-1960年1月
陆军第一师 1960年1月-1985年9月
摩托化步兵第一师 1985年9月-2001年10月
两栖机械化步兵第一师 2001年10月-2017年4月
合成第一旅 2017年4月至今
Close

荣誉

  • 红军团:前步兵第一团,现为本旅
  • 红军团百将团:前步兵第二团,现为两栖合成第五旅主体
  • 硬骨头六连英雄硬六连:前步兵第一团第六连
  • 坚守英雄连:前步兵第二团三连

注释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