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共和国 (大韩民国)

1972-1981年韩国政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四共和國 (大韓民國)

第四共和国韩语:제4공화국第四共和國),是大韩民国历史上的政权。存在时间自1972年至1981年。

事实速览 大韩民国대한민국大韓民國, 首都 ...
大韩民国
대한민국
大韓民國
1972年—1981年
国歌:애국가
爱国歌
Thumb
大韩民国在地图上的位置
首都汉城
常用语言韩语
政府威权主义军事独裁下的单一制半总统制共和国
总统 
• 1972年–1979年
朴正熙
• 1979年–1980年
崔圭夏
• 1980年–1981年
全斗焕
国务总理 
• 1972年–1975年
金锺泌
• 1975年–1979年
崔圭夏
• 1979年–1980年
申铉碻
• 1980年–1981年
南悳祐
立法机构大韩民国国会
历史时期冷战
• 维新宪法公投英语1972 South Korean constitutional referendum
1972年11月21日
1974年8月15日
1979年10月26日
1979年12月12日
1980年5月18日–5月27日
• 终结
1981年2月25日
货币韩圆
ISO 3166码KR
前身
继承
第三共和国 (大韩民国)
第五共和国 (大韩民国)
今属于 大韩民国
关闭

建立

1971年时任韩国总统朴正熙总统选举仅以90万票险胜金大中,同年大韩民国国会选举,更失去修宪需要的三分之二多数,朴正熙通过修宪继续执政的可能性被阻断。另一方面,随着冷战中美美苏关系缓和,朝鲜和韩国之间形成了对话的气氛,经过多次秘密谈判后,双方于1972年7月4日签署了《南北共同声明》。

1972年10月17日,朴正熙发动自我政变,其表示“为祖国和平统一做好制度准备”,宣布全国实行紧急戒严,解散国会,史称十月维新。10月27日,《以祖国和平统一为目的的宪法修正案》(又称《维新宪法》)颁布,在禁止抗议运动的同时,11月21日,朴正熙政府进行了不公正的修宪公投英语1972 South Korean constitutional referendum,最终公投获91.9%投票率,新宪法以92.3%的压倒性赞成票获得通过[1]。朴正熙因此得以继续执政,韩国进入第四共和国,即维新体制时代

维新体制

维新体制(韩语:유신체제),是指韩国在《第四共和国宪法》之下,朴正熙紧急状态为名实行的独裁政治,并颁布宵禁直接影响国民生活。

朴正熙的目标是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出口导向工业促成韩国经济发展,并统一朝鲜半岛,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劳动阶层负担大大加重,朴正熙为实行维新体制提出以下理由:

《维新宪法》下的的主要制度包括:

朴正熙透过《维新宪法》,使自己成为终身总统,全面实施及加强独裁统治[2]。这一体制一直维持至1981年全斗焕建立第五共和国,但军事独裁持续到1987年六月民主运动才结束。

结束

1979年10月26日,朴正熙被刺杀身亡,结束他长达十八年的独裁统治,时任总理崔圭夏继任总统,不久陆军少将全斗焕于12月12日发动双十二政变,掌握国家的军政大权,其后镇压光州事件。不久后总统崔圭夏被迫下台,韩国进入第五共和国时期,全斗焕展开其近八年的独裁统治[3]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