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中医术语,有两种意义,一是指医家在治疗过程中发现确有疗效的“经验之方”,一是指在张仲景著作伤寒论金匮要略中使用过的“医经之方”。

在明清之前,经方一词主要是指“经验之方”,在汉朝时曾经存在的经方派,所指的也是前者。在清朝初叶,出现另一支,尊古的经方派,他们称张仲景著作使用过的方剂是“经方”,而后世医家及温病学派设计的方剂则是“时方”,他们推崇使用经方而轻视乃至贬斥时方。因为他们的影响,近代中医界所说的经方,其意义则转而成为后者,张仲景医经之方。

发展历史

中国历史上,在先秦两汉时期,《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所记载了四个主要的医学流派,亦即“医经、经方、神仙、房中”四家。其中,经方十一家的著作,包括《五藏六府痹十二病方》三十卷、《五藏六府疝十六病方》四十卷、《五藏六府瘅十二 病方》四十卷、《风寒热十六病方》二十六卷、《泰始黄帝扁鹊俞跗方》二十三卷、《五藏伤中十一病方》三十一卷、《客疾五藏狂颠病方》十七卷、《金疮疭瘛方》三十卷、《妇女婴儿方》十九卷、《汤液经法》三十二卷、《神农黄帝食禁》七卷,原书今俱已失传。梁代·陶弘景曾经亲眼见过《汤液经法》,从中摘抄部分方剂,写成《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一卷。

经方的另一种说法,也是现今中医学界最为普遍的说法[来源请求],是指中国汉朝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后世分为《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二书)所记载之方剂。乃是相对于以后出现的时方而言的。其中《伤寒论》载方113首,《金匮要略》载方262首,除去重复的,共计178方,用药151味。经方是“医方之祖”,后世中医学家称《伤寒杂病论》为“活人之书”、“方书之祖”,赞誉张仲景为“医圣”。古今中外的中医学家常以经方作为母方,依辨证论治的原则而化裁出一系列的方剂。经方的特点可概括为“普、简、廉、效”。

使用经方的医家,通常也被称为伤寒学派在中国北方具有主导地位[来源请求]

经方分类

  • 桂枝汤类
  • 麻黄汤类
  • 葛根汤类
  • 柴胡汤类
  • 泻心汤类
  • 白虎汤类
  • 承气汤类
  • 陷胸汤类
  • 抵当汤类
  • 五苓散类
  • 苓桂剂类
  • 四逆汤类
  • 理中汤类
  • 附子汤类

古代相关文献

  • 明·吴绶,《伤寒蕴要全书》
  • 清·徐彬,《伤寒原方发明》
  • 清·文梦香,《百一三方解》
  • 清·魏念庭,《金匮要略方论本义》
  • 清·莫文泉,《经方例释》

参见

外部链接

参考文献

钱超尘著,《伤寒论文献通考》,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重印,ISBN 7507705579

黄煌著,《经方的魅力》,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2009重印。ISBN 978-7-117-07487-2


分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