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苏黎世战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二次苏黎世战役(法语:Deuxième bataille de Zurich)发生于1799年9月25至1799年9月26日,是第二次反法同盟中的一场关键战役,安德烈·马塞纳在此战击败由亚历山大·科萨科夫指挥的奥地利-俄罗斯联军,成功打破第一次苏黎世战役后长达三个月的僵局,并成功逼退苏沃洛夫的军队。此战后俄国远征军大多已损失惨重,迫使俄国退出第二次反法同盟。
经过
8月26日,卡尔大公率主力撤出瑞士,前往下莱茵准备作战,仅留下霍策将军指挥的2万余人。后者将协同科尔萨科夫将军指挥的俄军,与马塞纳将军指挥的法军对峙,直到苏沃洛夫元帅从北意大利赶来[3][4]。至于法军方面,由于马塞纳统领的“瑞士军团”为法军中最强大的军团,加上他在8月中旬的作战也表现良好,自然成为法国政府倚重的将领,并得令主动进攻[4]。科尔萨科夫负责防守从阿勒河、莱茵河交界到苏黎世湖东侧的乌茨纳赫,沿途经利马特河与苏黎世湖的北侧战线,并将部分部队沿利马特河一线部署,主力部队集中在苏黎世湖旁,而霍策则负责防守乌茨纳赫以南,沿途泥流林特河而上的南侧战线[5]。9月11日,苏沃洛夫从北意大利阿斯蒂动身,计划经贝林佐纳与圣哥达山口,沿罗伊斯河谷推进至阿尔特多夫,继续推进从南侧进攻法军[6]。
9月25日上午5时,法军主力部队经迪肯孔强渡利马特河,抵达右岸后与俄军爆发激烈交火,同时不断运送部队并架设浮桥,最终歼灭俄军前卫部队。与此同时,法军左翼部队也在阿勒河、利马特河交界的弗罗伊登瑙佯攻,牵制北侧俄军使其无法支援友军。之后,法军右翼部队进攻锡尔河附近的俄军主力阵地,而法军主力部队也分成几支部队,分别挡住北侧俄军与其主力会合,以及迂回俄军主力,最终经过激烈战斗后攻占苏黎世山,迫使科尔萨科夫将锡尔河畔的俄军调入苏黎世城内[7]。而在南翼战场,苏尔特将军指挥的法军强渡林特河,击败当面的奥军部队,并击毙其司令霍策[8]。9月26日,俄军再度进攻利马特河畔的法军,意图掩护大部队撤出苏黎世,然后在法军的追击下匆忙撤往沙夫豪森等地[9]。苏沃洛夫在施维茨接收到友军惨败的情报后,决定立即停止向东经阿尔卑斯山撤退,安全地抵达福拉尔贝格州[10]。之后,马塞纳转攻科尔萨科夫部,后者损失3,000人后于10月18日抵达林道,在该地与苏沃洛夫部会合,然后于11月6日抵达伊勒河与莱希河间[11]。俄罗斯沙皇保罗一世对战局大为震怒,下令俄罗斯军队启程返国,并拒绝举行凯旋式[12][13]。
注脚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