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架雪车(英语:Skeleton),又称俯式冰橇,是其中一项以雪车为比赛工具的冬季运动项目。顾名思义,运动员需俯卧在雪车上滑行,最高速度可达至每小时130公里以上。钢架雪车由于滑行时头部朝前方,故危险性比雪橇运动(头部朝后方)高。在冬季奥运中设立男子和女子的个人赛事。

Quick Facts 最高管理机构, 起源 ...
钢架雪车
Thumb
最高管理机构国际雪车联合会
起源19世纪晚期, 瑞士
特征
是否身体接触No
队员1
分类冬季运动、计时赛
比赛场地雪车雪橇赛道
存在
奥运1928, 1948, 2002至今
Close
Quick Facts “钢架雪车”的各地常用名称, 中国大陆 ...
“钢架雪车”的各地常用名称
中国大陆钢架雪车[1]
台湾空架雪车[2]
港澳钢架雪车[3]
Close

历史

钢架雪车与雪橇运动一样都是起源于北欧,历史上第一个的钢架雪车比赛是于1884年,3年后瑞士出现了类似现今的钢架雪车姿势。1892年英文名称正式定名为Skeleton,因为雪车造形类似人体骨架,故称钢架雪车[4]。后来在1923年的法国国际雪车联合会正式成立,并提议把雪车以及钢架雪车列入第一届冬季奥运中的正式比赛项目,但最终只有雪车成为其中之一的比赛项目。

钢架雪车后来于瑞士冬季奥运中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在该届冬季奥运后,钢架雪车于20年后才再次成为正式的比赛项目之一,而因钢架雪车的危险性高,因此钢架雪车长时间被排除在正式的比赛项目之外。及后,钢架雪车在盐湖城冬季奥运中三度被加入比赛项目,2006年的冬季奥运中,钢架雪车依然是比赛项目之一。

在2002年的盐湖城冬季奥运前,钢架雪车只设男子项目,后来女子个人赛才被加入冬季奥运的小项之列中。

奥运上的钢架雪车

钢架雪车所用的雪车底部要以块加重的撬架和两根固定的“滑铁”而成,滑铁,撬架以制。运动员要在出发的信号亮起之后,以30秒内完成出发的动作。

运动员起步时带同雪车在起点处前助跑,然后放上雪车,最后在起点处前整个人卧在雪车上进行。

男子个人赛

在男子个人钢架雪车小项中,运动员需要比赛一天。当中,雪车的总重量不得多于115公斤,长度由80至120厘米长、高度由8至20厘米。

在赛事之中,运动员需要卧于雪车之上,头向前方,脚于后方,肚子贴在雪车上,并于起点中以雪车滑行1214米到达终点两次,最后把总成绩合计,以最少时间到达的运动员为胜利者。时间的计算准确至千分之一秒,若出现相同成绩,名次可以并列。

在第一次的出发次序,是以抽签决定,及后的第二次出发次序要按照第一次的成绩,首次比赛中,排名最先的20名运动员可晋级至第次的比赛中。在第二次的比赛中,成绩最差的运动员会先出发,成绩最好的运动员最后出发,运动员中途可以掉落雪车,但在到达终点后,不可离开雪车[4]

女子个人赛

女子个人赛与男子个人赛并没有重大的分别,在雪车上,总重量不得多于92公斤。

在赛事中,与男子小项一样,运动员都需要比赛一天,于起点中以雪车滑行1214米到达终点两次,最后把总成绩合计,以最少时间到达的运动员为胜利者。时间的计算准确至千分之一秒,如有成绩相同的情况,名次可以并列。

在第一次的滑行中的出场次序是以抽签而定,成绩最好的12位运动员可以晋身第二次的比赛,在第二次的滑行中是以首次比赛的成绩作标准,成绩最出色的运动员最后出场,而最差的则第一位出场,运动员在到达终点后,要在雪车之上。

比赛场地

钢架雪车的比赛场地的线路设计必须呈“十”字形,长度为1214米,起点和终点与之间的高度距离是157米。赛道中共设有10个转弯处,而它的上坡长度约占赛道总长度的12%。

服装

  • 雪靴(最多有8支长钉,靴钉长度要在7厘米之内)
  • 安全帽

轶事

  • 1928年,当时19岁的美国运动员约翰·希顿在钢架雪车男子个人项目中取得一面银牌,及后在1948年冬季奥运中成功“蝉联”银牌,当时他已经是39岁的高龄运动员。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