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禹唐禹(?—?),字思平,一字宪平,号新洲,一号心斋,浙江杭州府海寧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浙江鄉試第十六名舉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中式甲辰科會試第九名,登第二甲第五十六名進士。歷官主事,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選吏科給事中。历工科都给事中,官至福建按察使。 曾祖唐安;祖父唐琳,訓導;父唐世卿,通判。母楊氏。
禹好善禹好善(1582年—1656年),字存诚,号海若,河南开封府汜水县人。明末政治人物。 万历四十年(1612年)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初授河间府推官,丁母焦孺人憂,哀毁骨立。服阕,起补武昌府推官,屡决疑案。崇祯五年(1632年),考授山东道监察御史,先后督理漕运、巡按山东、北直隶,督修皇
赵登禹禹烈士的牌位。 赵登禹阵亡后,其遗体先被红十字会掩埋,后被龙泉寺僧人收殓。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在中山公园举办赵登禹、佟麟阁公祭大会后安葬。当时,何基沣奉冯治安之命来到北平,将赵登禹及第29军抗日烈士的灵柩葬于卢沟桥畔。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北京市人民政府对卢沟桥西道口的赵登禹
王禹聲王禹聲(?—?),原名倬,字遵考,號聞溪,南直隸蘇州府長洲縣民籍,吳縣東洞庭山人,明朝政治人物。 萬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應天鄉試第六十名舉人,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二甲第五十二名進士。授行人司行人,升刑部主事,引疾歸。起補工部主事,榷北新關稅,升員外郎、郎中,出為承天府知府。二十八年(
李若琳禹緒索銀一百兩。其子源淮、又設肴饌於內院宴飲。禮部左侍郎孫之獬、受源淮賄。遂收為伊標中軍。又禮部侍郎李若琳、系銓黨羽。其人庸懦無行。俱宜罷黜究治請將馮銓父子、肆諸市朝。疏入。命刑部確訊具奏。至是刑部以鞫問。無實。擬科道各官、俱反坐。啟攝政王。王於重華殿傳集內院大學士等官、及刑部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