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语言程式学(英语: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简称NLP),或译神经语言规划、身心语言程式学等,是一种关于人际沟通、个人发展和心理治疗的伪科学方法,包含了来自个人中心治疗、完形治疗法、催眠疗法、认知科学,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的理论。[1]神经语言规划主张神经过程、语言和后天行为模式之间存在联系,可透过改变这些联系来实现生活中的特定目标。[2][3]
| 本条目存在以下问题,请协助 改善本条目或在 讨论页针对议题发表看法。
| 此条目 可能包含不适用或被曲解的引用资料,部分内容的准确性无法被证实。 (2018年9月18日) |
| 此条目 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2018年9月18日) |
|
学术界普遍认为,神经语言程式学的有效性在科学上无法被证实[4][5][6][7][8],并且不符合科学原则[9][10][11]。科学文献回顾表明,神经语言城市学的理论根据是基于对大脑内部运作的隐喻,这些隐喻与当前的神经学理论不一致,此外神经语言规划还包含了许多事实错误。[12][13]即使有支持其成效的研究,其数量及质素亦不佳[14][15]。有三倍多的高品质研究未能重现创始人班德勒、葛瑞德和其他NLP实践者所提出的主张。[16][7]
“神经语言程式学”一词意在传达脑中(“neuro”,意指“关于神经/神经系统的”)的运作,可以在系统性指令(“programming”,意指“节目编排”或“程式编写”,意译作“规划”)的基础上,借由语言(“linguistic”,意指“语言的/语言学的”)来进行改变。[1]
NLP发源地位于圣塔克鲁兹加利福尼亚大学。NLP有三位创始人,其中名为理察·班德勒的在求学时主修电脑学系,但他却醉心研究人类行为,遍读心理学丛书,常常向传统心理学派提出种种挑战,尔后他拿下心理学硕士与哲学硕士学位。
另外一位则是任教于加州大学的语言学家,曾有协助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经验的约翰·葛瑞德(John Grinder)。以及另一位在西方消失20年,却是在初始发展阶段非常重要的发展者,法兰克·普西林克(Frank Pucelik)。三位皆不满传统心理学派的治疗过程,因其时间太长且效果不能持久。在一次的因缘际会下,他们一起研究并模仿当时四位在人类沟通以及心理治疗方面有卓越成就的大师在治疗过程运用的语言模式、心理策略等。加上独创的理念而整理出NLP的理论架构,经过多年反复的临床实验,认为NLP在运用于人类行为改变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John与Richard起初所Modeling的三位大师
1.Milton Hyland Erickson:艾瑞克森催眠治疗创始人-米尔顿·艾瑞克森医师
2.Virginia Satir:家庭治疗大师-维吉尼亚·萨提尔
3.Fritz Pearls:完形治疗创始人-弗烈兹·皮尔斯
Richard曾在家族治疗大师Virginia Satir的工作坊中担任编写逐字稿的工作。在此过程中,他发现Virginia对个案的治疗语言有特殊的对话模式,于是Richard拆解出Virginia的说话模式,并找到任教于南加州大学的语言学副教授John Grinder二人共同出版了【神奇的结构I、神奇的结构II(The Structure of MagicI,The Structure of MagicII)】。
Virginia为上述二本书写推荐序,赞赏Richard及John二人非常有才华。Virginia并提到“我发现尽管我意识到改变正在发生,但我无法明白使改变成为可能的具体原理......,Richard及John所做的,就是从其中提取‘如何做到的形式’到底是什么? 这与二人所学的数学、物理学、神经病学和语言学关联极大,他们采用的是复杂的方式达成的。”
而人类学家Gregory Bateson(为思觉失调症患者家族的对话中,研究发现双重束缚Double Bind理论的学者)为这二本书写的推荐序中,也提到John及Richard二人成功地将“语言学”变成“理论的基础”,同时成为“治疗的工具”。Gregory:“就我现在看来,John及Richard所达成的,‘对治疗是不可或缺的’。......他们成功的‘将人们怎么样逃避变化的句法’清楚地阐释出来,而得出如何改变个案的方法。”[17]
John, Richard, 及Virginia三人在1976年共同出版了【与家庭一起改变(Changing with Famili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在此书中,三人详细描述了如何善用三人整合各自的家庭及个人治疗经验、在家族治疗过程中,逐渐发展出的技巧,且明确提出在治疗过程中的有效沟通模式。这些技巧是经过三人实际验证的工具、模式和方法;并鼓励治疗者们去运用这些治疗技巧,来表达自我及治疗家族成员时,得以有效沟通。[18]
- 美国 Richard Bandler依循着NLP的基础,又开发了人类设计工程学Design Human Engineering(DHE)[19] John Grinder博士发展了New Code NLP技术[20]。 在John 及Richard 众多学生中,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中都发展出深层行为改变的技巧. 有几位现今都是NLP界中的顶级大师,如下:
- Judith Delozier:第2代NLP的贡献者
- 美国NLPU(NLP University)Robert Dilts博士:创BAGEL模式及迪士尼策系统NLP系统NLP的贡献者,他发展出第三代系统NLP,提出场域对个仁及系统的重要性,重视操作过后的身心平衡,整体平衡。
- .Stephen Gilligan博士-自我关系心理学(Self-Relations Psychotherapy)创始人
- Tad James博士-时间线治疗(Time Line Therapy®)创始人[21]
- Connirae Andreas博士与Tamara Andreas[22]-核心转化疗法(Core Transformation)发明人
- Anthony Robbins-被喻为“激励者中的激励者”(The motivator of motivators)[23]
- Michael Hall从深化NLP到自我实现的ISNS创办人[24]。
- 英国: Richard Bandler的学生与NLP共同发展人Paul McKenna-最著名的就是广泛地在电视上所演示的NLP
神经语言程式学(NLP)是提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技巧,以及积极正面的思维技术:神经系统、语言模式与大脑策略。
- 多重思维观点,由各个不同层级去观想问题、触及问题、解决问题。
- 改变自我受困的想法,拓展更多选择的可能性。
- NLP神经语言程式学有12个最基本的“假设前提”又作“基本假设”(NLP Presuppositions[25][26][27][28]):
- 没有二个人是一样的
- 一个人不能控制另一个人(尊重别人的世界观,主因是潜意识的决定大于意识,因此未符合在潜意识中的正向意图的决定,无法持久。)
- 有效果比有道理重要(即使说的话理据十分充足,但对方不相信或根本不能实行,还是无效)
- 只有由感官所构成的世界,并没有绝对的真实世界(又称地图≠疆域,内在地图与外在世界并不相等)
- 沟通的意义取决于对方的回应
- 重复旧的做法,只会得到旧的结果
- 凡事至少有3种解决方法(一种办法,不是办法;二种办法,左右为难;三种办法,才是弹性灵活有创意的)
- 每个人都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行为(每个人也是在各种限制下做出最佳的决定与行为)
- 每个人都已具备成功快乐的资源
- 任何一个系统里,最灵活的部分是影响大局的最大因素(越灵活的人越有影响力)
- 没有失败,只有回馈
- 动机和情绪都没有错,只是行为有效无效而已
有许多不同领域的人士,例如:政治家、演说家、推销员、传道人、教师、社工、辅导员、管理层、人事部等,学习个中技巧并应用于工作中,当中抑不乏用于家庭沟通与恋爱关系。崛起于卡内基训练(Dale Carnegie Training)之后的新兴人际沟通技巧,然而其多元观点的融合(心理学、神经学、语言学以及催眠技巧),很快地便在欧、美、日、港等地掀起热潮,不少国际知名人士皆有学习和运用NLP技巧,例如:富爸爸,穷爸爸作者罗伯特‧清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网球好手安德烈‧阿格西…等。
NLP神经语言程式学国际认证课程有4种等级证书:
- 执行师 Practitioner
- 高阶执行师 Master Practitioner
- 训练师 Trainer
- 高阶训练师 Master Trainer
由于创始人Bandler和John之间的官司纠纷[29][30][31][32],目前“NLP”及“神经语言程式学”虽因无法注册商标权,并不隶属于任何个人或组织所拥有[33][34];然而由各机构后期开发的技术并非公共财。
例如:美国NLPU国际认证课程及教材具有合法著作权及版权,经过美国NLPU认证后的高阶训练师必须经过严谨的评估,才能得到NLPU的联盟授权,取得版权使用权,合法使用NLP授权教材,及协助学员申请NLPU发出的NLP执行师、高阶执行师证书,NLPU对于授权的机构有其规范,且NLPU规定NLP执行师-学习时数(包含课程、实作、或督导时数)需达120小时。
而John及Richard各自成立机构授课,可取得认证。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官方机构负责国际认证[35][36]。取得NLP执行师、高阶执行师、训练师或高阶训练师的认证,由各国培训机构及认证协会根据规范采认 [37]。
NLP倍受正统心理学质疑。Grant Devilly(2005)指出:[38]
“
|
初推出的时候,NLP被认为是疗法上的新突破,亦常见于工作坊、影带、书本等广告。这些工作坊提供证书 [……] 可是,在对照研究中,发觉没有太大实际成效,而且广告内经常夹杂一些极端或者经常改变的声称,所以研究员开始认为研究这方面是不智的,甚至觉得NLP是不可能测验的理论。 [……] NLP 没有 1970年代及1980年代般流行,但仍然在一些人力资源界小规模地进行。科学来了又没有了,但信念还在。
|
”
|
- NLP常被大量使用在“心灵成长”等议题,这是与NLP本身信念有所违背的,引用NLP创始人理察‧班德勒一段话:“我在这里教大家的,不过就是如何管理人生,……,这不是什么理念,不是意识形态,也不是宗教信仰,……。”(Get The Life You Want. ISBN 9789861751870.)
- NLP创办人John Grinder认为NLP与信仰或灵性成长无关。[50]
- John Grinder、美国NLPU,以及这二大机构所授权教学机构的课程内容中,明确显示NLP无法控制人。获得这二大系统以下授权教学的NLP训练师及NLP高阶训练师,他们因为受到严谨的评估及认证后,才能取得授权教材,或为参与者申请这二大系统的证书,因此授课内容中主要是如何疗愈个案,完全没有任何关于控制的内容。[来源请求]
- 首先运用于治疗罹患PTSD(创伤后心理压力紧张症候群)的越战退伍军人。(加藤圣龙. 手にとるようにNLPがわかる本(Page25). ISBN 4761266228.)
- 2009年BBC NEWS一篇采访患有PTSD退伍军人的报导中,患者本身提及接受专业NLP学者的帮助而改善症状。[51]
- 2013年芬兰图尔库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urku)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给700名志愿者观看电影、或念故事给他们听,以挑动他们某一些特殊的情绪。之后。男女受测者会获得一张人体轮廓图,并且被要求用颜色把“有感觉”和“没感觉”的身体部分标示出来,这份结果所研究的内容与NLP中的次感元技术(Sub-modality)所使用的神经系统相同,实验结果发表于2013年12月份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52]
- NLP所使用的眼动疗法已经被证实能有效治疗创伤后压力症候群。[53]
- NLP已经获得英国心理治疗及辅导学会及其它机构的认可。[54][55][56][57]
Nach Wolfgang Walker, Abenteuer Kommunikation. Bateson, Perls, Satir, Erickson und die Anfänge des Neurolinguistischen Programmierens (NLP), Stuttgart: Klett-Cotta: pp. 249, (德文) Walker fasst zusammen aus: Rupprecht Weerth, NLP & Imagination. Grundannahmen, Methoden, Möglichkeiten und Grenzen, Paderborn: Junfermann: pp. 7 f., (德文)
Thomas Witkowski. A review of research findings on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The Scientific Review of Mental Health Practice. 2012, 9 (1): 29–40.
Jackie Sturt, Saima Ali, Wendy Robertson, David Metcalfe, Amy Grove, Claire Bourne, Chris Bridle,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ffects on health outcomes, British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 62 (604): pp. e757-e764, (德文)
Christopher F. Sharpley, Research Findings on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Nonsupportive Data or an Untestable Theory?,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4 (1): pp. 103–107, (德文)
Tomasz Witkowski, [czasopisma.pan.pl Thirty-Five Years of Research on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NLP Research Data Base. State of the Art or Pseudoscientific Decoration?], Polis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41 (2): pp. 58–66, (德文)[永久失效链接]
Richard Wiseman, Caroline Watt, Leanne ten Brinke, Stephen Porter, Sara-Louise Couper, Calum Rankin, The eyes don’t have it: Lie detection and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PLoS One, 7 (7): pp. e40259, (德文)
John Carey, Richard Churches, Geraldine Hutchinson, Jeff Jones, Paul Tosey,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and learning: Teacher case studies on the impact of NLP in education, Reading: CfBT Education Trust, (德文)
Karen Stolznow, Bad Language. Not-so Linguistic Programming, Skeptic, 15 (4): pp. 7 (德文)
Barry L. Beyerstein, Brainscams: Neuromythologies of the New A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19 (3): pp. 27–36, (德文)
Kotera, Yasuhiro; Sheffield, David; Van Gordon, William. The applications of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in organizational setting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psychological outcomes.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 2019-03, 30 (1): 101–116. doi:10.1002/hrdq.21334.
Bandler, Richard; John, Grinder. The Structure of Magic:A Book about Language and Therapy. Palo Alto, California: Science and Behavior Books. 1975: VII-VIII. ISBN 0-831-40044-7.
存档副本. [2022-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5).
存档副本. [2022-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0).
存档副本. [2016-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8).
存档副本. [2014-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2).
存档副本. [2014-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3).
存档副本. [2022-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6).
存档副本. [2014-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6).
存档副本. [2015-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3).
Not Ltd v. Unlimited Ltd et al (Super. Ct. Santa Cruz County, 1981, No. 78482), [1] (Super. Ct. Santa Cruz County 29 October 1981).
Grinder, John; Bostic St. Clair. Appendix A. Whispering In The Wind. J & C Enterprises. 2001. ISBN 0971722307.
NLP FAQ. 27 July 2001 [14 June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30).
"at the time of its introduction, NLP was heralded as a breakthrough in therapy and advertisements for training workshops, videos and books began to appear in trade magazines. The workshops provided certification [...] However, controlled studies shed such a poor light on the practice, and those promoting the intervention made such extreme and changeable claims that researchers began to question the wisdom of researching the area further and even suggested that NLP was an untestable theory. [...] NLP is no longer as prevalent as it was in the 1970s or 1980s, but is still practiced in small pockets of the human resource community. The science has come and gone, yet the belief still remains" (Grant Devilly, 2005, p.437).
存档副本. [2014-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5).
存档副本. [2014-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1).
存档副本. [2014-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3).
存档副本. [2015-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9).
存档副本. [2014-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2).
存档副本. [2014-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2).
存档副本. [2014-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