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碧山(英语:Bishan),是位于新加坡中部的规划区,面积大约3平方千米(1.2平方英里),主要为住宅区,地域上在大巴窑以北,宏茂桥以南及实龙岗以西。其命名源自区内一座名为碧山亭(Peck San Theng)的广东籍坟场,于1870年由来自广州、惠州和肇庆的移民所建立[6],后发展成现新市镇。同时,碧山是公教中学及莱佛士书院的所在地。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24年8月12日) |
碧山 | |
---|---|
新加坡规划区及新市镇 | |
其他语言转写 | |
• 英语 | Bishan |
• 马来语 | Bishan |
• 淡米尔语 | பீஷான் Pīṣāṉ (音译) |
碧山在中区的位置 | |
坐标:1°21′3″N 103°51′5″E | |
国家 | 新加坡 |
区域 | 中区
|
CDC | |
市议会 |
|
选区 |
|
开发年份 |
|
完毕年份 |
|
发展指导计划(DGP)展出年份 |
|
成为新加坡规划区日期 |
|
政府 | |
• 市长 | 中区社区发展理事会
|
• 国会议员 | 碧山-大巴窑集选区
玛丽蒙单选区 |
面积[3][4] | |
• 总计 | 7.62 平方公里(2.94 平方英里) |
面积排名 | 第38位 |
• 住宅区 | 1.72 平方公里(0.66 平方英里) |
人口(2023年)[3][4][5] | |
• 总计 | 88,120人 |
• 排名 | 第22位 |
• 密度 | 11,564人/平方公里(29,951人/平方英里) |
• 密度排名 | 第15位 |
族群[5] | |
• 华人 | 77,220 |
• 马来人 | 3,760 |
• 印度人 | 7,000 |
• Others | 2,720 |
邮区 | 20个 |
住宅单位 | 20,072个 |
碧山的周围设施非常齐全,包括碧山地铁站、碧山巴士转换站、碧山民众联络所、碧山-宏茂桥公园、很多名校包括公教中学、爱同小学、国专长老会学校、光洋小学、来福士学院等。职工总会的平价超市(FairPrice)、巨人超市(Giant)、众多的食阁与小贩中心。碧山的中心商场是碧山第八站(Junction 8)。新加坡最大的汉传佛寺光明山普觉禅寺也位于碧山区。
碧山也是新加坡房产的热点区域,碧山的组屋一直是价格房产高。碧山拥有非常多的有地住宅。还有众多的公寓,比如最新的公寓顺福轩(Jadescape)[7],和新加坡最成功的EC - 共管执行公寓:碧山苑(Bishan Loft).
广惠肇碧山亭1870年成立,占地有115公顷,坟山面积相等于三分之二个碧山镇,总共有大约10万个坟墓,主要是广东人和客家人的埋葬地。碧山亭在1973年停止土葬,从1983年开始逐步改建成骨灰安置所。
碧山亭的坟墓有个特色。在这10万个坟墓之中,有些看似同行埋在一起,实际上这些叫做总坟。所谓总坟就是公共墓地,旧时代没后人或没钱的人士就葬在总坟,相当于现代的公共墓地。总坟不是衣冠冢。它让往生者没有子孙还是能得到香火。总坟大致上有三类,一类是同行,一类是同姓,再一类,就是来自于同一个家乡。
碧山亭虽然是个坟山,但里头也有不少居民。当时这个村子就叫做“甘榜山亭”。村子的名字,与坟山内的建设有关。当年,坟山里头有12座亭子,给后人祭祖的时候歇脚用,也是大家用来指路的地标。
碧山亭的12个亭子,在1980年代新镇发展起来之后一个一个消失。经过近40年的发展建设,碧山已成为一个热闹的市镇。[来源请求]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