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超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石超庸(1900年9月24日—1968年9月5日),原名颖,字超庸,广西省藤县人,为法律学家,曾任暨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暨南大学法学系系主任、东吴大学法学院校长、东吴大学校长、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

经历

1923年毕业于东吴大学法律系,于大学时担任东吴大学足球队队长,之后取得美国密歇根大学法学硕士、美国耶鲁大学法学博士,[1]并至法国巴黎大学研究国际公法。[2]
1926年回中国后从事律师事务,并任东吴大学法学院教授、暨南大学法学系主任、暨南大学法学院院长,[2]后来担任监察委员。
迁移来台湾后,1957年开始任东吴大学法学院院长,1968年担任东吴大学校长,并曾担任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
1968年9月5日逝世于任内,并与王宠惠同葬于东吴校内。[3]1996年,石超庸子女迁居加拿大,于该年10月6日将石超庸夫妇迁葬至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措瓦森墓园,东吴校内的旧墓保留作衣冠冢。[4]
贡献
他回台湾后筹划东吴大学复校工作以及新校区建设,在其担任校长任内,致力教学水准提升,据说对学生成绩采取严格的淘汰率。[5]

晚年至各地对东吴大学校友劝募建校基金,并将教会所赠之医疗费捐出。目前东吴大学外双溪校区的化学系、微生物系共用的系馆大楼以“超庸馆”为名,缅怀他对东吴大学的奉献。[6]
相关条目
注脚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