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社会性(英语:Eusociality)是最高度组织化的动物社会性。“Eusocial”一词是1966年由苏珊·巴特拉所提出[1],而爱德华·威尔森则对此用语作了进一步的定义[2]。在一般常见定义,真社会性动物具有三项共同特征[3][4]:
- 繁殖分工:群体中可分为专行繁殖的阶级,以及较少、甚至不进行繁殖的阶级。
- 世代重叠:群体中的成熟个体,可分为两个以上的世代。
- 合作照顾未成熟个体:某一个体会照顾群体中其他个体的后代。
早期只有部分无脊椎动物被归类为真社会性动物,而目前所知符合真社会性定义的物种,则分别散布在昆虫中的数个目、十足目里的枪虾科,以及一小部分的啮齿目[5]。
演化
已知的真社会性物种并非来自相同起源,即使是同在膜翅目中的各种真社会性动物,也散布在不同的演化支中[5]。早期观念认为,个体之间的相互喂养行为(trophallaxis),是产生社会性群体的基础[6]。而目前关于真社会性群体的起源,则有许多不同的理论,可解释不同起源的真社会性群体。
在标准模型的解释里,作用于真社会性群体早期演化阶段的亲属选择,会使群体中的成员趋向于拥有相近的血缘关系。而之后亲属选择若与群体选择结合作用,则导致原始的真社会性群体诞生[7]。而另一种替代模型认为,群体选择才是造成真社会性群体出现的主因,亲属选择则属于次要的力量,因为一个真社会性群体成员,不见得一定要有相近的血缘关系[7]。还有一种概念称为超有机体(superorganism),此观点认为,对于个体来说,进行群体与群体间竞争的利益,大于进行群体内竞争的利益[8]。
有一种称为单双套系统假说(haplodiploidy hypotheis)的理论,解释部分物种真社会性群体的可能起源。这些物种的性别决定系统会产生具有单套染色体的雄性,以及有多套染色体的雌性。此种现象称为单双套(haplodiploidy)[5]。这类物种中雌性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比雌性和自己后代之间的血缘关系更大。在亲属选择的作用下,帮助哺育姊妹的利益,便大于哺育自己后代的利益[5]。这类动物包含蚂蚁、蜜蜂与胡蜂。
范例
膜翅目中的蚂蚁、胡蜂以及蜜蜂是典型的真社会性群体,这些昆虫的巢穴中有一只或多只“女王”(如女王蜂或蚁后)进行大部分的繁殖,其他则担任辅助性的士兵或工兵(如兵蚁或工蜂)。其中胡蜂的生活方式与另两者有所不同:雌性胡蜂可以自由选择是否担任辅助性的角色,除了留在原有巢穴中帮助女王之外,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也可能会离开群体自行建立新巢[5]。
此外等翅目昆虫,也就是白蚁,以及一部分的半翅目与缨翅目昆虫也具有真社会性。而哺乳类中已知具有真社会性的动物只有滨鼠科中的裸鼹形鼠与达马拉兰鼹鼠[9]。在裸鼹形鼠的社会中,有一只专门负责所有生殖的“女王”,并且由2到3只雄性负责与其交配[5]。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