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鹎科鹎属鸟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白头鹎(学名:Pycnonotus sinensis),又名白头翁、白头鹄仔(台湾话:pe̍h-thâu-khok-á)[2],是鹎属小型鸣禽,冬季北方鸟南迁为候鸟,台湾亚种于台湾为留鸟,平均寿命约10到15年。白头鹎常见于东亚,台湾西半部与东北部低海拔地区,中国大陆则是在长江南部的大多地区,以及香港、琉球群岛(八重山群岛、冲绳等),性格活泼,不甚畏人。吃昆虫,种子和水果,属杂食性,雄鸟胸部灰色较深,雌鸟浅淡,雄鸟枕部(后头部)白色极为清晰醒目。
此条目含有过多、重复或不必要的内部链接。 (2020年3月25日) |
白头鹎于1789年由德国博物学家约翰·弗里德里希·格梅林在他修订并扩展的卡尔·林奈的《自然系统》自然系统中正式描述。他将其归类于鹟科的鹟属(Muscicapa),并创造了双名法Muscicapa sinensis。[3] 种加词为现代拉丁语的“中国”。[4] 格梅林的描述基于法国博物学家皮埃尔·索内拉特于1782年描述的“中国绿色食虫鸟”。[5]模式产地被限制为广州。[6] 现在,白头鹎是32种被归入鹎属(Pycnonotus)(该属于1836年由德国动物学家弗里德里希·博伊厄创立)的物种之一。[7]
常成群出现在平原区灌木丛、丘陵树林地带,以及校园、公园、庭院、行道中的各种高高的电线与树上。台湾的赏鸟人士常将白头鹎、麻雀、斯氏绣眼合称为“城市三宝”,在上海白头鹎也与麻雀、中国黑鸫和珠颈斑鸠并列为“四大金刚”,两者都突显白头鹎在其分布地区是常见的城市鸟。
白头鹎体长约17到22公分,额至头顶纯黑色而富有光泽,两眼上方至后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环。耳羽后部有一白斑,此白环与白斑在黑色的头部均极为醒目,老鸟的枕羽(后头部)更洁白,所以又叫“白头翁”。背和腰羽大部为灰绿色,翼和尾部稍带黄绿色,颏,喉部白色,胸灰褐色,形成不明显的宽阔胸带,腹部白色或灰白色,杂以黄绿色条纹,上体褐灰或橄榄灰色、具黄绿色羽缘,使上体形成不明显的暗色纵纹。尾和两翅暗褐色具黄绿色羽缘。虹膜褐色,嘴黑色,脚亦为黑色。幼鸟头灰褐色,背橄榄色,胸部浅灰褐色,腹部及尾下复羽灰白。长居于山区、阔叶林、公园、树林中,以果树的浆果和种子为主食,并时常飞入果园偷吃果实,还会吃嫩叶嫩芽,尤其是蝴蝶兰的嫩叶嫩芽,偶尔啄食昆虫。春末夏初开始营巢繁殖,白头鹎在进入繁殖期后会聚集在树林上喧叫,常常引起人们的注意。这种群聚的现象,到夏末秋季冬季时就消失了。
白头鹎喜欢将巢筑在相思树或榕树上,在都市中常见以枯草或芒草穗筑碗形巢于阳台花木、树丛盆栽之中, 每年春天三月到五月是白头鹎的繁殖期,这段期间,如果见到一只白头鹎单独站在突出的枝头或是树顶上高声鸣叫,过不了多久,另一只白头鹎飞过来,两只鸟一唱一和,那多半就是牠们在互唱情歌了。繁殖期每一对白头鹎会建立牠们的领域,其范围面积小,巢通常筑在离地面不高的杂木林或树丛上,雌、雄鸟共同育雏,通常一季繁殖1到2次,一窝产3到4枚蛋,繁殖季节几乎全以昆虫为食。幼鸟需要经过大约十天到两个星期的孵化才能破壳而出,再经过大约十天到两、三个星期的喂食,就可以出巢。
台湾特有种乌头翁是一种外型与白头鹎极为相近的鸟类,最主要的差别为乌头翁头顶黑色;白头鹎头顶白色。乌头翁只分布在台东、花莲和恒春半岛。原本此二物种各踞台湾东西,壁垒分明,[11]然而由于交通因素和不当放生,白头鹎逐渐进入了乌头翁的分布地域,并和其杂交产下具有共同特征的后代,使乌头翁生存出现危机。[12]
白头鹎主要分布在东亚地区,北至中国大陆沈阳[13],南至海南岛,香港,台湾,越南北部,和日本琉球群岛(八重山群岛,冲绳等)。台湾亚种为特有亚种。常见于低海拔地区的树上。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