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白喉林鹟学名Cyornis brunneatus,中国大陆、香港作白喉林鹟,台湾作棕颊林鹟)为鹟科仙鹟属鸟类[2]。该鸟大体为褐色,喙相对较长。该鸟于夏季在中国南方的山林间繁殖,至冬季则迁飞至马来半岛苏门答腊等地越冬。白喉林鹟主要以昆虫为食,通常独自觅食。目前白喉林鹟正面临栖息地破坏和盗猎的威胁,IUCN将该鸟评为“易危”。

事实速览 白喉林鹟, 保护状况 ...
白喉林鹟
Thumb
白喉林鹟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鹟科 Muscicapidae
属: 蓝仙鹟属 Cyornis
种:
白喉林鹟 C. brunneatus
双名法
Cyornis brunneatus
(Slater, HH英语Henry H. Slater, 1897)
异名
  • Siphia brunneata Slater, HH, 1897
  • Rhinomyias brunneatus Slater, HH, 1897
关闭

物种命名

白喉林鹟由英国博物学家亨利·斯拉特英语Henry H. Slater于期刊《英语Ibis (journal)》上根据采自福建省武夷山脉正模标本正式描述,彼时学名为“Siphia brunneata”,后被移动至林鹟属[3]。2010年对鹟科鸟类的DNA测序指出该科内存在严重的并系群问题,并对其下级分类进行重组。其中林鹟属被完全拆散,白喉林鹟按基因测序结果被划入仙鹟属,学名也变为今日的Cyornis brunneatus[4]。白喉林鹟目前的属名“Cyornis”由希腊语词汇“κυανος”和“ορνις组合而来,前者意为“暗蓝色”,后者则意为“鸟”。种加词“brunneatus”则源自拉丁语词汇brunneus,意为“褐色”。白喉林鹟是无亚种单型种[3]

外貌描述

与其他鹟类相比,白喉林鹟体型中等,体长为15厘米左右。成年白喉林鹟体色偏棕,胸部有浅褐色斑纹,颈部为带有暗色鳞状花纹的白色。其翅短,喙长,上颚为黑色,下颚为黄色。与成鸟相比,幼鸟上半身有鳞状褐色花纹,下颚尖端为黑色。该鸟虹膜为褐色,足部为粉色[5]

物种分布

不同于其属内大部分物种,白喉林鹟为长距离迁飞的候鸟[6]。其繁殖地散落于浙江省安徽省江苏省江西省湖南省湖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的山林之中[7]。该鸟于秋季迁徙至东南亚越冬。其主要越冬地为马来半岛[7],但自2010年代起亦在苏门答腊岛越冬[8]。此外,安达曼-尼科巴群岛泰国南部和汶莱等地有该鸟的迷鸟记录[9]

生态与习性

栖息地

白喉林鹟为森林鸟类,喜好茂密的次生林原始森林,有时也会出没于竹林中[5]。该鸟多在600—1600米的山地繁殖,但可能出没于海拔更低的地区。繁殖季外白喉林鹟则可能栖息于常绿林落叶林与红树林中[3]

食性

白喉林鹟主要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常在树冠下层与灌木丛中捕食,有时也会在翻拣落叶堆,还会追逐捕食飞行昆虫。该鸟一般独来独往,但有时也会与其他种类的鸟类一同觅食[3]

鸣叫

白喉林鹟会发出刺耳的颤鸣声[5],而在求偶时则会连续发出2—5次音调不变的号声[3]

种群保育

白喉林鹟的种群正面临威胁。该鸟高度依赖低地森林与沼泽林地等栖息地,而目前其繁殖地与越冬地对这些生境的砍伐活动均颇为频繁,加之其本身份布面积较小,其种群受栖息地破坏影响尤为严重[7]。此外,广西等地有捕鸟人会用网捕捉白喉林鹟以作野味食用。目前国际鸟盟估计白喉林鹟全球种群数量约为3500—15000只,且有快速下降趋势,IUCN将其评为“易危[1]。目前白喉林鹟名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等级为二级[10]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