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经痛(Dysmenorrhea),又称痛经或月经绞痛,是女性月经来潮期间出现的疼痛[1][2]。经痛通常在月经来的时候开始[1]。 典型的症状大约持续不到三天[1]。经痛通常出现在骨盆或下腹部[1];其他的症状可能包括背痛、腹泻与恶心[1]。
经痛 Dysmenorrhea | |
---|---|
又称 | 痛经;月经绞痛 |
症状 | 月经期的时候感到疼痛,可能伴随腹泻和恶心 [1][2] |
起病年龄 | 通常第一次出现在初潮出现后一年内[1] |
病程 | 少于三天 [1] |
病因 | 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但也可能无原因[3] |
诊断方法 | 骨盆检查、超声波[1] |
鉴别诊断 | 异位妊娠、骨盆腔发炎、间质性膀胱炎、慢性骨盆痛[1] |
治疗 | 热敷、药物治疗[3] |
药物 | 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如布洛芬等)、贺尔蒙避孕法、含孕激素宫内节育器[1][3] |
预后 | 常随着年纪增加而减轻[2] |
患病率 | 育龄妇女约占 20% ~ 90% [1] |
分类和外部资源 | |
医学专科 | 妇科学 |
ICD-11 | GA34.3 |
ICD-10 | N94.4、N94.6 |
DiseasesDB | 10634 |
MedlinePlus | 003150 |
eMedicine | 253812 |
年轻女性的经痛可能在没有其他原发疾病的影响下发生[3]。可是较年长的妇女若有经痛困扰,大多和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瘤或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关[3]。较常见于患有月经量过多(经血过多)、经期不规律、初经发生在十二岁前又或是体重过轻的妇女[1]。性生活较活跃的女性建议接受骨盆腔检查。超声波扫描可帮助医师做出正确的诊断[4]。在进行诊断时,应优先排除子宫外孕、骨盆腔发炎、间质性膀胱炎与慢性骨盆疼痛症候群等疾病的可能性[1]。
平常有运动习惯以及在很年轻就已生育的女性较少有经痛的困扰[1]。使用加热垫(热敷)也是减缓经痛的方式之一[3]。非类固醇抗发炎药物(像是布洛芬、贺尔蒙避孕药)还有涂有孕激素的宫内节育器都可能帮助患者减轻疼痛[3][1]。补充维他命B或镁亦有帮助[2]。对于瑜伽、针灸和按摩是否能够抑制经痛的研究还不够完整[1],但若确定曾患有可能造成经痛的宿疾,手术可能可以减轻经痛[2]。
处于生育年龄的妇女,估计约有20-90%曾有经痛的经验[1],它可说是最常见的月经失调疾病[2],大多开始在初经开始的一年内[1]。若在没有其他疾病的影响下,经期疼痛的情况会随着年龄增加而改善,也会在怀孕后趋缓[2]。
经痛主要疼痛点集中在下腹或骨盆[1],次要疼痛点为腹部的左侧或右侧。经痛疼痛感可能会扩散至大腿和下背。[1]
经痛常伴随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头痛、头晕、定向力障碍、对于声音、光、气味和碰触敏感、昏厥和疲倦。
经痛及共伴症状通常于排卵后就会立即出现,且可能持续到该次月经结束。 这是因为经痛与排卵引起的体内激素改变高度相关。而由于避孕药能抑制排卵,故有助预防经痛。
经痛可以分成两型,分别为原发性经痛及续发性经痛。续发性经痛(Secondary dysmenorrhea)代表经痛的背后存有其他潜在的问题。原发性经痛(primary dysmenorrhea)则是因为生理周期机制所产生的经痛。
“续发性经痛”最常见的病因是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大概占了所有经痛的青少女的70%。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利用腹腔镜直接以肉眼观察发现[5]。
其他导致续发性经痛的原因包括肌瘤[6]、卵巢囊肿、子宫腺肌病[7]、和骨盆阻塞[8]。
长短脚被假定为经痛加剧的原因之一或被误以为是经痛,因为长短脚会导致骨盆不正,长期会引起下背痛。[9]其他骨骼问题,例如:脊椎侧弯也会导致长短脚。
在女性的月经周期过程中, 子宫内膜先是增厚以备可能的怀孕。卵巢排卵后,如果“卵细胞没有受精”及/或“没有怀孕”,则新增的子宫组织(即先前为怀孕做准备所新生的子宫内膜组织)将因为用不到而脱落 ,子宫内膜脱落后会释放前列腺素[10]。
前列腺素以及其他子宫发炎介质的释出会让子宫产生收缩。因而,这些物质被认为是导致原发性经痛的主要因素[11]。
子宫收缩时,连带限制了到达子宫内膜的血液输送,从而导致子宫内膜的坏死与剥落。子宫的收缩会一直持续以挤压、排挤那些老死的内膜组织经由子宫颈和阴道排出。这类的收缩会影响周围正常组织的氧气供应,引起疼痛或绞痛。
常出现经痛(原发性经痛)的妇女,相较其他妇女,其子宫肌有较为频繁和强烈的收缩[12]。
一个比较“有经痛”和“没有经痛的”妇女们子宫的核磁共振成像的研究显示,有经痛的妇女们的子宫可视特征,在月经开始后的一到三天与疼痛的程度高度相关,且明显与没有经痛的妇女们不同[13]。
经痛的诊断是透过经痛影响日常生活的病史来诊断,不过没有普遍公认的诊断标准来判断经痛的程度[14]。而经痛症状量表(menstrual symptometrics)是量化评估的工具,可以用来评估经痛的严重度和此疼痛与其他身体部位的相关性、月经的量以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14]。
一旦诊断确定有经痛,那么需进一步探讨是否有任何潜在的病因存在。这是为了能对症下药、防止其他可能造成经痛恶化的潜在疾病被忽视,甚至恶化。这也就可以确认是原发性经痛还是续发性经痛。
要确保经痛的背后没有其他潜在疾病,医师需得知患者关于经痛的完整病史和月经周期,并且进行骨盆检查[2],在进行上述检查后,也可能会再进行以下的检查:
非类固醇类的止痛药(前列腺素抑制剂),对于原发性经痛的疗效可以达到80%以上。许多女生害怕服用止痛药,怕成瘾,或是怕药物愈来愈没效,其实一个月服用几次药,并不需要担心这些问题,但是这些药物要在经痛发生前或刚刚发生时就开始服用,每六到八小时就要服用一次效果才会比较好,在药物的选择时,至少要尝试过三种以上的药物,而且要经过四至六个月的治疗周期才能够确定药物的效果,部分对药物有过敏或有胃溃疡的人必须选择其他的替代药物服用。大约有超过90%的原发性经痛病人在服用避孕药后疼痛可以得到缓解。如果上面的治疗都没办法发挥效果时,一些类固醇或者是较强的麻醉止痛药可以选择性的使用,但是医师也会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或心理因素的影响。除了这些治疗之外,针灸或者是经皮的电刺激治疗,目前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可以发挥效果。[来源请求]
续发性经痛与原发性经痛不同,一些非类固醇类的止痛药或口服避孕药在治疗疼痛的效果不如原发性经痛来的好,治疗主要还是要针对造成疼痛的病因加以处理。
非甾体抗炎药(NSAID)可以缓解原发性经痛造成的疼痛[15],不过会有恶心、消化不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及腹泻等不良反应[16][15]。若无法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人,也可以使用COX-2抑制剂[17]。
利用贺尔蒙避孕药物可以改善原发性经痛的症状[18][19]。不过2009年的系统回顾发现含有低剂量或是中剂量雌激素的避孕药物,在改善原发性经痛上的证据并不充份[20]。此外,不同避孕药物的效果差异不大[20]。
Norplant[21]及Depo-provera[22][23]对于改善经痛也有效果,这些方式会诱发闭经。激素型避孕器(Mirena IUD)也可以减少经痛的症状[24]。
截至2017年[update],尚未有足够的证据支持任何草药或饮食能治疗经痛,这包含:褪黑素、维生素E、茴香、莳萝、chamomile、桂皮、突厥蔷薇、大黄、芭乐、和uzara。[1][26]也有证据认为:胡芦巴、姜、缬草、zataria、硫酸锌、鱼油和维他命B1可能会有一点效用,但证据还不充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26]。一篇2016年出版的系统性文献回顾指出,并非所有饮食疗法都能完全被证明是安全的。 [26]
也有些科学研究的结果和与前述的结果不同,比如说,英国医学期刊的系统性回顾发现thiamine和维生素E可能有效[27],而鱼油和维生素B12的效果则仍是个未知数。[27]
有几个系统性文献回顾发现姜粉可能对于治疗原发性经痛有一点效。[28][29]镁补充剂可能得以改善经痛症状[来源请求]。 另一篇论文回顾指出,维他命B1可能对治疗经痛有效。 [来源请求]
一篇2008年出版的回顾性论文看好中药在未来能有效治疗原发性经痛,然而因为该篇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限且品质不佳,所以仍不能就此下定论。[30]
关于针灸:考科蓝协作组织在2016年时指出,有关针灸和经痛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其由于其研究品质不佳,还无法确定针灸或指压是否能治疗原发性经痛[31]。
经痛在妇女中的患病率约为25%[32],在20岁左右最为多发,通常随着年龄增长减少。据一份调查,经痛在青少年女性中的患病率为67.2%[33],另一份调查结果是90%[32]。不同种族的患病率和发病率没有显著差异。[32] 一般认为怀孕可以解除痛经,然而这不是必然的。调查表明,有原发性经痛的未产妇在40岁后症状明显减少。[34]据问卷调查,在遭受过性虐待的女性中,包括痛经在内的月经问题更为普遍。[35]
一份来自挪威的调查显示,在该国20岁至35岁的女性中,有一成四会因经痛症状之重而在家休假。[36]对青春期女性而言,经痛是缺课的首要原因。[3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