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中国音乐理论家(1948年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田青(1948年4月7日—[1]),男,汉族,中华人民共和国音乐理论家[2]、民间音乐研究者、政治人物,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长。[3]
田青祖籍山东枣庄[4],1948年生于天津。
田青曾于1960年代末在黑龙江省的农村下放插队务农5年,1973年考入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1977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1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音乐系,成为杨荫浏的关门弟子[5],1984年杨荫浏病逝后,田青开始研究佛教音乐,当年以论文《佛教音乐的华化》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院工作[5],后来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音乐年鉴》主编,也曾于2000年至2010年多次担任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评委[6][2][7]。在青歌赛上,坚持挖掘民间艺人的田青曾多次与民族唱法“学院派”评委意见相左[5],甚至推动了青歌赛2006年对原生态演唱形式单独分组[8]。
2000年第九届青歌赛上,作为民族唱法评委的田青被部分观众称为现场打分最低的评委。对此,田青在回答监审组提问时表示评分是一个“审美层次的问题”,“如果打分时不坚持原则、张扬个性、拒绝平庸,就是我作为一个评委的失职”,引发观众热议,多名观众致电中央电视台表示对田青的支持。事后田青在接受《文艺报》专访时指出,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均存在歌手趋同的问题,“如果声乐界不能认识到这个问题,不能适应社会新的要求,还不提倡个性、还在制造那些‘罐头歌手’,就濒临被淘汰的危险”,并批评了中国民族声乐创作沦为“新八股”的趋向[11]。
2006年5月2日,首次对原生态演唱形式单独分组的第十二届青歌赛迎来第二场比赛,原生态演唱评委田青认为民族唱法评委郁钧剑“增设原生态唱法使民族唱法更纯粹”的表态是对原生态选手的歧视,表示“原生态是民族唱法的魂,是有价值的独立的艺术门类,原生态唱法和民族唱法是平等的”,期望“某些民族唱法的评委要以平常心看待原生态唱法”[2]。同年7月,田青在第12届青歌赛原生态组个人总决赛前夕表示,“原生态唱法”的界定并不是很准确,但美声、通俗、民族唱法的界定也同样不够明晰准确,“比如美声唱法里‘美声’是什么意思,既没有说明这种唱法的来源,也没有说明它的唱法特色”[12]。赛后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田青称“现在对‘民歌’的概念是在乱用……许多都是流行歌手在唱创作歌曲,或者是经过改编了的民歌。真正的民歌是人民创造的,是找不到原作者的”,指出“包括宋祖英唱的,那都不是‘民歌’,而是民歌风格的创作歌曲”[13]。
2006年11月9日,田青在南京艺术学院讲学时表示,“以前的歌唱家们,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可现在呢……工业化生产机造就的都是‘罐头歌手’,打开来就一个味儿,我宁愿去夫子庙吃臭豆腐”,并表示自己“因为这个原生态唱法得罪了不少人”[14]。
2010年5月7日,在第十四届青歌赛团体决赛第四轮第二场比赛中,田青对麦盖提刀郎木卡姆组合的《勃姆巴雅宛》进行点评时,以“读陈情表不流泪者非孝子,读前后出师表不流泪者非忠臣。我真想说,听木卡姆不感动者非艺术家”回应了观众对“不懂对方语言的评委如何对少数民族歌手打分”的疑问,并回忆起了两年前过世的故友、促成木卡姆申遗成功的周吉[1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