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买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买德五胡十六国大夏将领。他多次向赫连勃勃献策,为其重要谋臣,尤其是在刘裕北伐后献策平定关中,“一周而见效”,被赫连勃勃赞为“算无遗策”。

事实速览 王买德, 都官尚书加冠军将军、河阳侯 ...
王买德
都官尚书加冠军将军、河阳侯
国家后秦胡夏
时代十六国
主君后秦文桓帝姚兴胡夏武烈帝赫连勃勃
买德
职官镇北将军参军→军师中郎将→抚军大将军右长史→都官尚书、加冠军将军
封爵河阳侯
出生不详
逝世不详
关闭

生平

投奔胡夏

王买德最初是后秦姚兴的镇北将军参军[注 1],大夏龙昇五年(411年),赫连勃勃率骑三万相继在安定、东乡击败后秦将领杨佛嵩党智隆,王买德于此时投奔赫连勃勃[1]

赫连勃勃向王买德问计,王买德回答,后秦虽然衰落,但疆域强大,不如先积蓄力量,等待时机。赫连勃勃很高兴,任命王买德为军师中郎将[2]

谏伐西秦

大夏龙昇六年(412年)六月,西秦高祖乞伏乾归被其侄乞伏公府所杀,其子乞伏炽磐率兵讨伐乞伏公府。赫连勃勃想要趁机攻打乞伏炽磐,王买德劝谏道:“圣明的君主用兵,以德而不以暴为准则。乞伏炽磐是我们的盟国,新遭大丧,现在讨伐不合天理。趁别人丧乱之际,凭借兵力讨伐,匹夫尚且不当为,何况是万乘之君呢?”。赫连勃勃回答道:“说得太好了。要没有你,我如何能听到这样的良言呢?”停止了对西秦的征讨[3][4]

平定关中

大夏凤翔元年(417年),东晋刘裕北伐攻灭后秦姚泓,占领长安,此时刘裕重要幕僚刘穆之去世,刘裕担心后方不稳,于是任命年仅十一岁儿子刘义真为安西将军,领护西戎校尉、雍州刺史,留下心腹将领辅佐其镇守长安,自己返回建康

赫连勃勃回到了统万城,听说刘裕撤军后非常高兴,向王买德询问进取关中之策。王买德献策道:“刘裕灭掉了后秦,不过是以乱平乱罢了,并没有施行德政来救济天下百姓。关中是地势险要、便于据守的地方,却派才能低下之辈和年幼的小儿子镇守,这并非长远的规划。他狼狈地返回,不过是想赶快完成篡位之事罢了,根本没心思去经营中原地区。陛下您凭借正义去讨伐叛逆,这正义之名贯通阴阳两界,百姓们仰仗着陛下的旨意,盼望着陛下正义之师的到来,那种急切的心情感觉度日如年。青泥、上洛,是南方军队往来的交通要道,应当布置机动部队截断他们往来的道路。然后堵住潼关,封锁崤山、陕县一带,断绝他们水陆通行的途径。陛下您发布征讨的檄文传至长安,宣扬、布施恩泽,长安附近三辅地区的父老乡亲都会用酒食来迎接陛下的大军。刘义真独自困守在空城之中,连逃跑都没地方可去,十天之内肯定会反绑双手到陛下的军中来投降,这样便能兵不血刃、不战而定关中了。”[5]赫连勃勃认同此话,任命其子赫连璝都督前锋诸军事、领抚军大将军率两万骑兵南征长安,前将军赫连昌屯兵潼关,王买德为抚军大将军右长史,截断南方青泥道路,赫连勃勃率兵随后出发[6]

大夏凤翔二年(418年)正月,赫连璝到渭阳,沿路都有人归降。刘义真派遣中兵参军沈田子迎击,沈田子战斗不利,退兵屯刘回堡。此时刘义真内部发生动乱,沈田子杀司马王镇恶,长史王脩杀沈田子,冠军将军毛脩之接替王镇恶为司马。赫连璝在池阳和寡妇渡,接连两次被傅弘之击败[7]。后刘义真又杀王脩,军心动摇,召城外军队入长安防守,关中各郡县降伏于夏,赫连璝夜袭长安不克,赫连勃勃进抵据咸阳[8][9]。刘裕听说后,派遣辅国将军蒯恩到长安,让刘义真率部队迅速返回,任命右司马朱龄石为右将军、雍州刺史接替刘义真镇守关中,并嘱托朱龄石关中若不能守,则和刘义真同归[10]

十一月,朱龄石抵达长安,刘义真手下诸将领掠夺财宝和男女奴隶而去,行军速度很慢[11]。赫连璝追击刘义真部队,在青泥击败其后军,王买德俘虏其宁朔将军傅弘之、辅国将军蒯恩、司马毛脩之,筑京观[12][13]。刘义真走后,长安百姓驱逐朱龄石,迎接赫连勃勃进长安[14]

赫连勃勃入长安后,召集诸将大摆宴席,席上赫连勃勃举杯向王买德敬酒,盛赞他攻克长安之计所取得的功绩,任命他为都官尚书、加冠军将军、封河阳侯[15]

此后,王买德不见于史册,唯有于元嘉北伐时,450年(元嘉二十七年)北魏碻磝戍主、济州刺史王买德被刘宋建武[注 2]司马申元吉击败,弃城逃走的记载,不详是否为同一人[16][17]

评价

  • 赫连勃勃:“卿往日之言,一周而果效,可谓算无遗策矣。虽宗庙社稷之灵,亦卿谋献之力也。此觞所集,非卿而谁!”

注释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