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棣
臺灣電影導演、編劇及製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小棣(1953年8月15日—),台湾知名电影、电视剧的编剧和导演,擅于观察社会各阶层人物并描写、以戏剧呈现,曾在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和中国文化大学教授电影课程,也是纪录片工作者,其父亲为前陆军上将王昇。
![]() |
简介
王小棣,父亲为前陆军上将王昇,曾为总统蒋经国亲信,戒严时期台湾情治政工系统领导人。生于台北市,籍贯江西龙南。毕业于中国文化大学戏剧学系,并留学美国德克萨斯州三一大学,主修剧场硕士,尔后转学进入旧金山大学主修电影。1979年回台湾工作,并成立民心影视公司,担任电影《血战大二胆》的副导演和部分编剧, 以及王童执导的《稻草人》和《香蕉天堂》编剧。此后,数度获得金钟奖最佳制作,最佳导演及最佳编剧的肯定,是台湾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小人物型电视剧的代表人物,著名作品包括《全家福》、《佳家福》、《母鸡带小鸭》、《纳桑麻谷我的家》。1992年2月10日,王小棣和黄黎明成立稻田电影工作室,主要为台湾的公共电视频道制作电视剧和长片。
社会参与
王小棣接受公共电视专访时表示,导演工作就是一直在修人生、社会的学分,必须一直接触议题,而近年政府表现实在太烂,迫使艺文工作者几乎无法专心“正业”,才有那么多人对公共议题表态。当各界声援大埔事件而批马政府时,他说:“为什么拆大埔?大家要看清楚。谁没事拆政府?它做事太离谱。民主本该有好公仆,让人民享福不是吃苦。台湾走了这么长的路,谁能忍心看它退步?我们都是小人物,但是天下兴亡就是看匹夫。”“大家都感受到台湾的退步,令人痛心。更重要是,台湾发生了一系列无法停止的迫害事件,已经令人无法安心工作,这触及到身为一个人的底线了,例如士林王家、大埔的事情都是一样。”[1][2][3]
王小棣指出,许多前辈一生经历过无数迫害,但从来没有放弃推动社会改革,为的就是让现在的人可以过好一点的生活,拥有公正的法律和充分的言论自由。他反对政府推行缺乏人民参与、资讯不透明的都更,反对毫无理性思辨的核能政策,批评政府坐视华隆、关厂工人受苦,同时也愿意为了大埔强拆案,和人民一起拆政府。王小棣说民间向来对于核电有许多质疑,但政府没有一件事情有过清楚答案,就要强迫人民买单核电。谈到激动处,他气愤地说:“我的妈呀!我们国家好烂啊!…我被逼得快要想选总统了!”他说,追根究柢,还是因为市民社会不够成熟,“只骂马英九是没用的”,但他也庆幸这几年有许多年轻人投入公民行动行列,不管任何弱势议题中,总能看见青年身影,让他不致对未来绝望。[1][2][3]
轶闻
作品
- 华视 - 全家福 - 导演 - 1989年
- 公视 - 百工图 - 1986年
- 华视 - 佳家福 - 监制 - 1990年
- 华视 - 母鸡带小鸭 - 监制 - 1992年
- 华视 - 纳桑麻谷我的家 - 导演 -1994年
- 公视 - 九岁那年 - 编剧、导演 - 1998年
- 公视 - 台湾玉 - 导演 - 1999年
- 公视 - 大医院小医师 - 导演 - 2000年
- 公视 - 赴宴 - 导演 - 2003年
- 公视 - 45度C天空下 - 导演 - 2005年
- 三立 - 波丽士大人 - 导演 - 2007年
- 公视 - 我在垦丁*天气晴 - 编剧 - 2007年
- 公视 - 刺猬男孩 - 导演 - 2013年
- 公视 - 含苞欲坠的每一天 - 监制 - 2013年
- 卫视中文台 - 长不大的爸爸 - 监制 - 2015年
- 台视 - 植剧场 - 总监制 - 2016年-2017年
- 植剧场-荼蘼 - 导演 - 2016年
- 植剧场-姜老师,你谈过恋爱吗? - 编剧 - 2016年
- 植剧场-梦里的一千道墙 - 编剧、导演 - 2017年
- 公视 - 20之后 - 导演 - 2018年
- 台视、新传媒-你那边怎样·我这边OK - 总导演、监制 - 2019年
- 台视 - 茁剧场 - 总监制 - 2022年-2024年
- 茁剧场-谁说妈妈像月亮 - 导演、编剧 - 2022年
- 茁剧场-非杀人小说 - 编剧 - 2024年
得奖纪录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