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北宋军事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狄青(1008年—1057年5月3日),字汉臣,北宋河东路汾州西河(即今山西汾阳)人,出身寒门。[1]北宋名将,打仗时常戴面具,曾讨伐西夏、广西侬智高,骁勇善战,立下不少赫赫战功,官至枢密使,谥武襄,追赠中书令、尚书令。于民间有着武曲星下凡之说,与“文曲星”包拯共同辅佐宋仁宗治国安民,是为宋朝一代传奇名臣。
父狄普,母侯氏,家世代务农。狄青善骑射[2],初游京师,后投军,属殿前司马军拱圣军,后入选散直班,当时为避免士卒逃兵,都需要黥面。
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羌族西夏王李元昊反,诏择卫士从边,以狄青为殿侍(阶官,三班使臣,无品),后升三班差使(阶官,三班使臣,无品)、鄜延路都巡检司指使。二年(1039年)十二月,录保安军守御之功,迁右班殿直、鄜延路马步军都部署司指使。时偏将屡为夏军败,士卒多畏怯,狄青行常为先锋。在宋夏战争中,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凡四年,前后大小二十五战,中流矢者八。破金汤城,略宥州,屠隆密、岁香、毛奴、尚罗、庆七、家口等族,燔积聚数万,收其帐二千三百,生口五千七百。又城桥子谷,筑招安、丰林、新砦、大郎等堡,皆扼贼要害。尝战安远,被创甚,闻寇至,即挺起驰赴,众争前为用。
经略判官尹洙与之论兵法,善之。经略安抚使韩琦、范仲淹曰:“此良将材也。”二人一见奇之,待遇甚厚。范仲淹授以《左氏春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狄青因此折节读书,悉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由是益知名。康定元年(1040年)十一月,为右侍禁(武阶官,三班使臣,小使臣,正九品)、阁门祗候、泾州兵马都监[3]。以功累迁西上阁门副使(阶官,横行副使,从七品),西上阁门使(武阶官,横行正使,正六品)、鄜延路兵马都监。庆历二年(1042年)十月,擢秦州刺史(阶官,正任刺史,从五品)、泾原路兵马都监、知原州事[4],先后任泾原路马步军副都部署、鄜延路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四年(1044年)八月,升惠州团练使(阶官,正任团练使,从五品)、加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禁军军职,从五品)[5]。
仁宗以狄青数有战功,欲召见问以方略,会贼寇渭州,命图形以进。李元昊称臣,徙真定府路马步军副都部署(差遣),历侍卫亲军步军司、殿前司都虞候(禁军军职,从五品)、眉州防御使(阶官,正任防御使,从五品),迁侍卫亲军步军司副都指挥使(禁军军职,正五品)、保大安远二军节度观察留后(阶官,正任节度观察留后,正四品),又迁侍卫亲军马军司副都指挥使(禁军军职,正五品)。青奋行伍,十余年而贵,是时面涅犹存。
帝尝敕青傅药除字,青指其面曰:“陛下以功擢臣,不问门地,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尔,臣愿留以劝军中,不敢奉诏。”后以彰德军节度使(阶官,从二品)[2]知延州。皇祐四年(1052年)六月,擢枢密副使(差遣)[2][6]。
皇祐四年(1052年)五月,广源州蛮侬智高率军破邕州,建大南国,自号仁惠皇帝,改年启历,相继攻陷横贵龚藤梧封康端各州,进围广州。七月,久攻不下,改攻贺州。九月,杀宫苑使、韶州团练使、广南东路兵马钤辖蒋偕于贺州太平场,庄宅副使何宗古、右侍禁张达、三班奉职唐岘皆没。桂宜柳州巡检、三班借职李贵,击侬智高于龙岫峒,兵败而死。破昭州,知州柳应辰弃城,洛苑使、广西钤辖王正伦与贼斗于馆门驿,被杀。东头供奉官、阁门祗候王从政,三班奉职徐守一,借职文海皆被害。十月,陷宾州。仁宗问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庞籍谁可将者,庞籍说:“枢密副使狄青,昔在臣麾下,其沉勇有策虑,可属以南方事”,时刚任三个月枢密副使的狄青亦上表讨伐[7][8],九月被任命为宣徽南院使(职事官)、荆湖北路宣抚使、提举广南东西路经制贼盗事、加检校司空。狄青请从鄜延、环庆、泾原路择蕃落广锐军曾经战斗者各五千人,赴广南行营。五年正月初三日甲辰(1053年1月25日),抵达宾州(今广西宾阳县)前线[9],斩杀作战不力的崇仪使、广南西路兵马钤辖陈曙及其佐吏以下三十一人[10],“兵将股栗,咸思用命”[11]。在上元之夜兵分先、中、后三军,自己亲率先军火速出击,一举夺得昆仑关,正月十八日己未(1053年2月9日),分左右两翼,绕道其后,前后夹攻,在归仁浦一战而胜,是役宋军“追奔十五里,斩首二千二百余级,生擒五百余人,尸甲如山,积于道路,伪署将相死者五十七人。”贼兵黄师宓、侬建侯、侬志忠均战殁于阵,侬智高逃奔大理国。次日黎明,狄青大军进入邕州,建 “京观”以纪其事。捷报传来,宋仁宗迫不及待地对宰相说:“速议赏,缓则不足以劝矣!”遂在五月升任为枢密使(职事官),进检校太尉。桂林有狄青、孙沔、石全彬、余靖平蛮三将题名碑。
由于宋朝重文轻武且狄青出身寒微,在凭借军功升任枢密使成为朝廷的最高武官后,朝廷对他的猜忌、疑虑也在日渐加深。屡屡有人称看见狄家的狗长出角来,家中出现怪光。嘉祐中,京师大水,又有人称狄青曾在相国寺内身穿黄袄[12]。嘉祐元年(1056年)八月,仅担任四年枢密使的狄青终被贬出京,以护国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名)出判陈州事,最后在“惊疑终日”中发病去世(嘉祐二年三月),年五十,仁宗发哀,赠中书令(赠官,正二品),谥号武襄。四年(1059年)二月,加赠尚书令(赠官,正一品)[13]。熙宁元年(1068年),神宗考次近世将帅,以青起行伍而名动夷夏,深沈有智略,能以畏慎保全终始,慨然思之,命取青画像入禁中,御制祭文,遣使赍中牢祠其家。
娶魏氏,封定国夫人。生五子:
有关狄青的小说与演义方面,流传者有三部:《万花楼》、《五虎平西》、《五虎平南》。
话说宋军狄青部队与西夏军连战皆捷,夏军闻风丧胆,夏主李元昊为消灭狄青,借刀杀人,遂行反间计于宋廷,诬陷狄叛国通敌。时逢宋仁宗恩宠狄青,赐婚刑部何尚书之女,夏便密派间谍渗入,暗杀何女,嫁祸狄青,并制造通敌叛国的羊皮书伪证,佯称因新婚后何女发现狄青通敌的证据而遭狄灭口。此案既成,已非普通的杀人案,而是动摇国家安危的武将谋反案,依宋律当交由刑部大理寺审理。由于刑部何尚书为何女之父,痛失爱女,又因狄青的副将庞迪为庞太师侄儿,庞太师私欲熏心,计划让庞副将晋升主帅,故对此案也火上加油,致使何尚书更无心谨慎审理,且先入为主,遂将狄青谋反案速审定谳,连诛九族,打入天牢。
开封府尹包拯、丞相王延龄均不相信狄青叛国,仁宗皇帝亦心存疑惑,圣旨钦命包拯接管狄青谋反案重审。经包拯过人的智慧明察秋毫,赫然发现真正通敌者为副将庞迪,秘密与西夏方签定协议──协助西夏除去主帅狄青,不但自己在宋朝可以加官晋爵,且西夏可以暗中授予利禄。案情真相大白之后,庞迪将军依通敌罪判虎头铡刀之刑,狄青沉冤得以昭雪。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