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诞龙(属名:Ekrixinatosaurus,意为“爆炸中诞生的蜥蜴”)是一属阿贝力龙科的兽脚亚目恐龙,生存于约1亿至9700万年前的白垩纪,化石发现于阿根廷。目前只有一个已知物种:诺氏爆诞龙(Ekrixinatosaurus novasi),种名纪念费尔南多·诺瓦斯博士对阿贝力龙科研究所作的贡献。
发现及命名
模式种诺氏爆诞龙于2004年由阿根廷古生物学家豪尔赫·奥兰多·卡尔沃(Jorge Calvo)、智利古生物学家大卫·鲁比莱-罗杰斯(David Rubilar-Rogers)和凯伦·摩瑞诺(Karen Moreno)一同叙述、命名。化石是在阿根廷里奥内格罗省、内乌肯省及门多萨省的烛台组(Candeleros Formation)被发现,散布在15平方米的区域,由太平洋管线公司(Gasoducto del Pacífico Company)于Bajo del Añelo进行天然气管线开凿时所撞见。这个地层年代可追溯至1亿至9700万年前,由红色的岩床构成,其中发现了不少知名恐龙,如南方巨兽龙、利迈河龙、雷尤守龙、安第斯龙。[1][2]
在发现爆诞龙以前,萨氏食肉牛龙、加氏奥卡龙是阿贝力龙科中化石最完整的物种。爆诞龙的遗骸,因为有一些在其他物种中过去未知、未发表、或保存状态很差的骨骼部位,而能填补更多有关阿贝力龙科解剖学的资讯。正模标本MUCPv-294保存良好但关节脱落,包含:左上颌骨、部分右上颌骨、颅骨基部、成对齿骨、牙齿、颈椎、一个胸椎、荐骨和尾椎、脉弓、肋骨、髂骨、耻骨、坐骨近端、左股骨、右股骨远端、左右胫骨、左腓骨近端、左距骨、跟骨、跖骨、趾骨、脚爪。[1]
叙述
爆诞龙是种大型阿贝力龙科,拥有相对大的头部和健壮的后肢。特征组合包括:大头骨、眼眶背侧明显的上眶脊、横向收缩的颈椎、粗短的前肢、胫骨短于股骨表示牠是大而沉重的动物,并于种内或种间打斗中能够承受强烈的冲击。[3]唯一已知的标本过去估计身长7至8米,[1]而一些认为本属是目前所知最大型的阿贝力龙科,身长可达10至11米,超越食肉牛龙的标本数值。[3]但后来研究人员注意到这仅基于两者头骨的绝对大小,因为爆诞龙的头骨很大;而忽略了肢骨比例,后者显示食肉牛龙实际上大于爆诞龙,但其头部比例上较小。[4]
爆诞龙的头骨呈方形,并且与其他大型肉食恐龙相比,比例上更短、更深。下颌向上弯曲,这是某些阿贝力龙科的共有特征。[5]根据与食肉牛龙、玛君龙的比较,估计头骨长约83公分;此外,虽然阿贝力龙的上颌骨不完整,保存下来的尺寸与爆诞龙的相近。[3]如同其他阿贝力龙科,脸部骨头(尤其是鼻骨)带有数个小孔洞和棘刺。在牠生前这些骨头可能被褶皱或角质皮肤所覆盖。[5]上颌骨短、有16个齿槽。有些牙齿短、侧扁、前后缘都有锯齿状。[1]爆诞龙的上颌骨还有背向突起的起伏枝(ramus)、以及短的吻枝,代表头骨形状相对较高。[3]
分类
卡沃等人(2004)的研究将爆诞龙分类为阿贝力龙科,进行了一个初步、关于爆诞龙与其他当时骨骼相对完整的阿贝力龙科物种之间系统发育关系的支序分类分析,发现牠较接近食肉牛龙族,而离角鼻龙较远。[1]一份2008年的研究将爆诞龙与蝎猎龙互成姊妹群:[6]
食肉牛龙亚科 Carnotaurinae |
| ||||||||||||||||||||||||||||||
参见
- 角鼻龙类研究历史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