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拉西亚(拉丁语:Australasia)一般指大洋洲的一个地区,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邻近的太平洋岛屿。
澳大拉西亚(Australasia)一词是由法国学者布罗塞于1756年出版的《到南方陆地航行的历史》(Histoire des navigations aux terres australes)一书中提出的[1],取自拉丁文,意思是“亚洲南部”,并将其区别自波利尼西亚(至东面)和东南太平洋地区。也不包括密克罗尼西亚(至东北面)。
自然地理
地形来说,澳大拉西亚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包括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和美拉尼西亚:新几内亚和太平洋澳大利亚东北部的邻近岛屿。有时会指在赤道和纬度47°以南之间的所有太平洋的陆地和岛屿。
澳大拉西亚的大部分领土位于印度尼西亚地处澳大利亚板块的南面,并侧至印度洋的西面及南冰洋的南面。周边领土至欧亚大陆板块的西北、菲律宾板块的北面、和在太平洋的无数边缘海,上至太平洋板块的北面和东面。
人文地理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20世纪之前都曾是大英帝国殖民地,之后成为自治领,1931年西敏法令并逐步脱离英国独立后,两国均成为为高度发达国家,并且拥有极高的人类发展指数。两国在人文以及经济层面在20世纪后期亦基本实行了一体化,并推行多元文化主义。“纽澳”(ANZ,或译“澳新”)这个词汇亦被广泛的应用到该地区的经济,政治,人文以及体育等领域当中。
地缘政治学来说,澳大拉西亚有时用作形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词语。有很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机构的名称都附有“(Royal)Australasian Society”(皇家澳大拉西亚协会)。而在以前,“澳大拉西亚”一词也曾用来作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运动团体参加比赛时的名称。包括1905年至1913年期间的网球比赛,当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合并其最佳运动员去参加戴维斯杯(并于1907年、1908年、1909年、1911年获胜)。还有1908年和1912年,两国也曾使用澳大拉西亚参加奥运会。
十九世纪的大英帝国称南太平洋的英属殖民地为“澳大拉西亚”。据哈佛大学历史学家李汉松考证,二十世纪初的德国地缘政治家,如卡尔·豪斯霍弗尔(Karl Haushofer),认为“澳大拉西亚”是德国“南中国海”势力范围的敌对空间,将“澳大拉西亚”视为“印度太平洋地区”的一个组成部分。[2]
生态地理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澳新界(Australasia ecozone)是一个跟邻近地区有显著差别的地区:这区内有很多独特的植物和动物,而且都有共同的演化史。依照这个范畴来说,澳大拉西亚只包括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及邻近岛屿,还有从印尼龙目岛至苏拉威西岛向东的印度尼西亚岛屿。而用来分出亚洲的分界线称华理士分界线:婆罗洲岛和峇厘岛位于线的西面,属于亚洲的一侧。
地图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