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木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潮州木雕,又称潮州金漆木雕,是流行于广东省原潮州府属潮州市、汕头市、揭阳市等地的民间雕刻艺术,尤以多层镂通和金碧辉煌的金漆木雕而著称于世[1],与东阳木雕、黄杨木雕、龙眼木雕并称为中国四大木雕[2][3]。潮州木雕源远流长,发展于唐宋,成熟于明末,至清中晚期达到鼎盛。于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
历史
潮州木雕早期风格较为粗犷,至明代已很精美,日用木雕则起源于清代。其历史最早可以追寻到唐昭宗年间,在刘恂的《岭表异录》中[5][6][7],就有三则有关潮州雕刻艺术的记载。而潮州金漆木雕的出现,则在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就有文献记录了[8]。而始建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的潮州开元寺,寺内现保存有一条长约1米唐代木鱼,及一条北宋政和四年的木龙。而许驸马府亦保存有宋代梁架雕饰,虽然这些木雕饰品刀法简朴,但说明在唐宋时期,潮州已有建筑装饰的木雕工艺了[9]。
艺术特色

潮州木雕作为完全独立的摆设是基本没有的,通常是与建筑、家具及神器结合在一起而作为它们的装饰或构件的。按照用项区分,大致可以分为建筑装饰、神器装饰、家具装饰和案头摆设四类[10]。
包括牌匾狮、进屏、屐头、檐角、柱头、横梁、门楣、屏风、门饰、窗格、栏杆及梁的雕饰百多种。
神器装饰,也称宗教用品装饰品,分有五类:龛椟类(包括大龛、椟仔),馔盒类(包括馔盒、果碟、糖枋架、饼架等),宣炉罩类(四方型、八角型、圆筒型、木雕加玻璃型等),神轿神亭类;游神配套类(包括茶担、鼓架、烛台、香架、香炉等)。
包括床、几、桌、椅、茶橱、衣柜、梳妆台、纸煤筒、灯心筒等常见家具。
欣赏型的小型木雕
木雕所要表达的内容取材广泛,有民间故事小说也有戏剧故事,或是地方熟悉的历史人物,更多是来源于普通民众的生活。
雕法
制作过程
潮州木雕的制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起草图”,第二是“凿粗胚”,第三是“细雕刻”。

潮州木雕常用的木料有以下几种:樟木、杉木、苦楝、黎木、杀柴、柯木、合欢木、榕木及柚木等。这些具有的共同特点,那就是质地结实,又有强大的坚韧力。实际运用中要根据饰物的品类、用途和内容,来分别选用所需木料。其中樟木是主要的木材用料[12]。
除了画草图需要的弓把与夹仔,常用的工具有以下几种
- 叩槌,即敲击凿子用的木槌
- 方凿刀,即平口刀
- 方湖刀,刀刃稍弧形,用来做出稍有弧度的形状
- 圆凿刀,刀刃弧形,用来做出较圆的形状
- 挠凿刀,刀口翘起与刀梗成一定角度,用于削平深层其它刀不能触及的地方
- 雕刀,刀刃成锐角形,用于刻划线条、花纹。
- 毛尾刀,镂空雕刻的特制刃刀,形成长锐角形,用于侧面的造型刻画[13]。
潮州除大幅度用髹漆贴金之外,还有水漆、退光漆、刀漆、金漆画、五彩漆画等等工种。一般髹漆贴金的需要制漆、滤漆、填料、上漆四道工序[14]。
图片
-
普宁市燎原镇的潮州木雕
-
普宁市燎原镇的潮州木雕
-
潮州金漆木雕
-
潮州木雕
-
广东博物馆所展出的潮州木雕所用颜料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