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粵東地區的閩南語方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潮州话,又叫潮语、潮汕话 [5],是汉藏语系汉语族闽语支闽南语的一种方言。潮州话属闽南语潮汕片,是潮州民系的母语,在海外的潮州民系聚居的地区也颇具影响力,潮州话和泉漳片闽南语之间大部分可以互通交谈。
潮州话在英文被称为Teochew或者Chiuchow,分别是“潮州”两字在潮州话和在粤语中的音译。广义的潮州话指整个闽南语的潮汕片(dio5 suan1 piang3 / Tiô-suaⁿ-phiàng),通行于广东省东部的潮州市、汕头市、揭阳市以及梅州市管辖的丰顺县,在历史上,这些地区都属于潮州府辖境之内,因此仍有不少词典、专著等学术著作将整个潮汕片方言统称为“潮州话”,《潮州话拼音方案》便是基于汕头话为标准编纂的,而《潮汕大字典》则是基于潮州府城音[来源请求]。狭义的潮州话指潮州市通行的方言,也是潮汕片传统上的代表方言。
现代潮州话是闽南语的一种方言,与闽南语的泉漳片(俗称“福建话”)是同源关系,其音韵体系大致相同,在生活用语甚至戏剧上可以互通互用。此外,因为与畲族交往,潮州话也混入了不少畲语词汇。[6]
潮州话初始于秦汉,成型于唐宋,到了明末清初时期才形成自己独立的语言体系。[6]9世纪约唐代开始至15世纪期间,因耕地不足导致严重饥荒,一些闽南地区的汉人往海边迁徙,到达广东潮州一带,莆田是潮州先民迁徙途中重要的一站,至今潮、漳泉两地方言仍为同一系属,即可见一斑。
由于地理隔绝,潮州话便逐渐发展为独立的闽南语之方言。
潮州话源于潮州府,也就是其名称的由来,古代潮州府包括今潮州、汕头、揭阳、潮阳、普宁、潮安、饶平、惠来、澄海、丰顺等。客家话为主的地区大埔都有说潮州话的居民。
18至20世纪期间,潮州居民是移居东南亚的主要华人族群之一,故此潮州话成为海外华人的主要方言之一。其中,很多潮州人在泰国和柬埔寨定居,成为当地最大的华人族群。潮州人在香港、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尼(尤其是廖内省、北苏门答腊省、南苏门答腊省、西加里曼丹的坤甸和道房县)形成重要的少数族群。一些潮州人也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洲和欧洲居住,一些从潮州地区而来,一些则从东南亚而至。
可是,随着全球化的普及,潮州人的母语使用者逐渐减少。而在大陆广东则受到粤语和普通话竞争,受到共同文化和传媒影响。很多原以潮州话为母语的新加坡华裔青少年,都转而讲英语和新加坡华语。现今有小部分的潮州籍的新加坡华裔青少年受到新加坡当地一些较多操闽台片闽南语(与潮州话小部分互通)的新加坡华裔中年人和年长者讲闽台片闽南语方言(新加坡福建话,厦门话,台湾话)的影响之下,他们就改为讲闽台片闽南语来取代潮州话。一些中年人的新加坡潮州人已经融入泉漳闽南族群内,今日已改认同为福建闽南人。新加坡主导语言英语也渐渐取代潮州话,成为年轻人的母语。尽管如此,潮州话仍然是很多新加坡华人的母语,而潮州人也是新加坡华人第二大族群,仅次于福建闽南人。
在香港有超过七十万名潮州人,但新一代大部分只会说粤语,加上他们不会跟自己族群通婚,不过有些在香港的潮州年轻人即使不会操潮州话,若父母双方是潮州人,他们仍然懂潮州话的话,因为潮州话没有F音,所以操的粤语(广东话)充满潮州口音,广东话里有不少潮州话成分,例如在香港多数用“架己冷(家己人)”来表示“自己人”,因此能操粤语、潮州语二种语言。
清代康熙年间,来自潮州府程乡、平远、镇平三县移民台湾的人多为客家人,但在雍正之后,程乡、平远、镇平三县已不再属于潮州府,而和惠州府兴宁、五华二县合并成立纯客语区的嘉应直隶州,而来自这三地的移民也改称来自嘉应州。而雍正之后,除了潮州府大埔、丰顺二县以外,来自潮州府的移民已多为闽南民系的潮州人,台湾潮州人之后在语言方面被闽南语泉漳话融合了,但在宗教及饮食方面未必。
传统上,民间将潮州话根据所处的流域分为三种腔调:韩江腔、练江腔、榕江腔。[7]学术上,通常将潮州话分为两片[8][9]:
两片之间的差异在于:潮普小片有一组唇齿塞擦音声母:[pf],[pfʰ],[ɱ],[bv];潮汕小片中读/ɯ/的韵母,在潮普小片中读/u/。
《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将分布于汕尾市的闽南语方言也归入潮汕片中[10],许多研究将当地的闽南语列为潮汕片的第三个小片,或称“陆海片”、“汕尾片”。[5]但由于海陆丰闽南语使用者通常不认同“潮州话”、“潮汕话”的称谓,在学术研究中,多使用“粤东闽语”一词指称潮汕片。[8]
1980年代以来,随教育体系的逐渐完整及对外交流的发展,当地儿童从学龄前的幼儿园阶段就开始学习普通话,部分幼儿园甚至完全采用普通话教育。从小学阶段开始,普通话成为正式的教学语言。但校园内师生之间仍有较多的潮州话交流。当地人中青壮年龄以下的人群基本都能讲普通话,其中某些带有母语口音,而年长者对普通话的掌握相对较差。一般而言,接受过学校教育的人群能较好地使用普通话交流;同时,新世代人群中也出现了不会讲或不是很会讲潮州话的迹象。
潮州话母语使用者认为普通话的轻声最难掌握。另外,潮州话中,潮州、潮安、澄海一带的口音较“轻”,失去了齿龈鼻音[-n]的韵尾,故此潮州话使用者常常把普通话的该韵尾(声母n)读成软腭鼻音[-ŋ]。而在练江片(潮南、惠来一带)人群中,语调中保留了较多的软腭鼻音。
闽南语和其分支不存在撮口呼(没有前圆唇元音)及卷舌音。例如:闭前圆唇元音[y]误读成闭前不圆唇元音[i];将普通话的清唇齿擦音[f]读成清喉擦音[h];将普通话声母zh[tʂ]、ch[tʂʰ]、sh[ʂ]和r[ʐ]分别读成[ts]、[tsʰ]、[s]和[z]。
由于潮安、饶平和揭阳接近广东北部的客家话地区,这些地区的部分人群除了说潮州话,也说客家话。潮州人与客家人经常接触,但有趣的是,近代以来客家话对潮州话影响甚少。同样地,大埔和丰顺同为潮州话和客家话地区相交之处也有一些人说潮州话,纵使客家话仍是最主要语言。
1980年代以来,由于受香港和广州一带粤语方言区域的文化影响(尤其是香港电视剧和流行歌曲),很多年轻潮州人也能够知晓粤语。现代潮州话的口语中使用不少来自粤语方言区的词汇。粤语也吸收不少来自潮州话及客家话的词语,例如“口渴”读成“口涸”、“喉干”或“口干”。
很多潮州人移居到东南亚,故此潮州话在东南亚的发展受到当地语言——如泰语、高棉语、越南语和马来语等——的影响。
英语对潮州话也有少许影响,这些影响主要是透过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前英国殖民地的潮州侨民传回,典型例子就是潮州人叫货车称作“啰哩”(英文 Lorry 的音译)。而打篮球时,投篮的潮州话是“述球”,其中的“述”是(英文 shoot 的音译);踢足球时,出界的潮州话是“沤屎”(英文 outside 的音译) 。
潮州话音节包含声母、韵头(介音)、韵腹和韵尾。除了韵腹和声调,其他音节的元素都并非必要。故此,韵腹只要配合声调,就可以自成音节。以下分析列出罗马拼音、国际音标([ ]中者)和例字。
正如其他闽南语方言,潮州话是少数拥有浊阻碍音(塞音、擦音和塞擦音)的汉语方言。然而,潮州话与吴语和湘语不同,其浊塞音和擦音并非源自中古汉语的浊阻碍音,而是来自其鼻音。故此,浊塞音[b]和[g]其实分别是前鼻化辅音[mb]和[ŋg]。在早期的潮州话,浊齿龈塞擦音[dz]原本是擦音[z],现时仍在一些方言出现。
除了喉塞音通常不被视为声母之外,所有下列图表列出的辅音都可以用作声母。喉塞音只作入声韵尾之一,以h表示。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