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深水埗(东京街西)巴士总站[1](英语:Sham Shui Po (Tonkin Street West) Bus Terminus)是香港九龙深水埗区一个已被拆卸的巴士总站,位于深旺道近东京街西,对面为英华书院,邻近港铁南昌站,为一个露天环状及坑状巴士总站。总站关闭前,有8条巴士路线以此为总站。
于1956年7月4日投入服务,初时来往深水埗码头至九龙城码头,途经钦州街、长沙湾道及界限街。1987年11月23日起为配合红磡黄埔花园首期入伙,总站延长至黄埔花园,为一条拥有高流水乘客量的巴士路线。
于1975年8月1日投入服务,初时来往大角咀码头及何文田(爱民邨),并以循环线形式运作,是九巴首条以循环线形式运作的巴士路线。初时受到红绿小巴以车海战术的打击,加上班次疏落,导致客量偏低。及后九巴为了改善情况,改派单层三菱空调巴士行走及加密班次,成功小巴手中抢回不少乘客,及后因客量不断上升便派出双层空调巴士行走本线。
于1971年8月20日投入服务,提供梨木树及葵涌道一带往来长沙湾及深水埗的非空调巴士服务,而本线亦是唯一新界西往来市区的巴士路线,直到2005年7月2日才加入两部空调巴士行走本线,并于2011年11月14日改为全线空调服务。
于1999年3月26日投入服务,九巴当时并没有规划开办此路线。但随296A线的客量出现饱和,并发现当中四成乘客的最终目的地是西九龙而出现。本线虽有796C线的沿途竞争,但行车时间较其短,加上车费较低,因此本线的客量小大损失。
于1995年6月26日投入服务,初时由城巴经营,并来往柴湾(东)及深水埗(钦州街),后来总站搬迁至小西湾(蓝湾半岛)及深水埗(东京街),1995年11月26日九巴加入经营本路线。由于本线行经东区走廊后就直达红磡海底隧道及九龙市区,方便往来柴湾工业区及深水埗区、旺角区及油麻地上班的西九龙居民及柴湾居民,且是柴湾一带的主要过海隧道路线,因此客量十分高,不论在任何时候经常全车坐满。
于1997年1月13日投入服务,为118线的特快线,全程取道东区走廊并服务杏花邨一带,只于平日繁忙时间服务,于1998年1月26日起正式命名为118P线,同时延长至小西湾。2001年7月22日起为配合蓝湾半岛巴士总站启用随即迁往该处,2004年7月4日起九龙区总站迁往深水埗(东京街)。
于1997年4月13日投入服务,为118线的通宵线,起初路线与118线相同,后于2000年8月12日起往深水埗方向增设铜锣湾告士打道近景隆街分站,方便铜锣湾乘客前往九龙西。
此总站最初设有七条车坑,包括3条双坑及4条单坑,自从九巴12线总站搬离该处后,空置的坑位也被其他线所使用,加上本身该处地理环境较宽敞,有一些转弯处也有足够的位置给巴士停泊,因此该处有较条多后备车坑。之后配合广深港高速铁路工程,大部分车坑被拆除,此站转型为环状巴士总站。后来由于需要接收南昌站的巴士路线,再特别增设车坑供新巴796C线使用。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