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扩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所发展出的进阶地球地质活动学说。在各大洋的中央有一带状分布的中洋脊,这些带中洋脊是下方地幔软流层的出口。不断涌出的熔岩自中洋脊流出,冷却而成为刚性强的大洋地壳。大洋地壳不断的受到新由中洋脊涌出的熔岩所推挤而向两旁移动,使海面积扩大,同时大陆地壳受到推挤而分离。
科学发现
1960年时哈里·哈蒙德·赫斯在美国海军研究办公室提出地球的地壳自长度极长且有火山活动的中洋脊向两侧横向移动。赫斯直到布鲁斯·希森(1953年,拉蒙特-多尔蒂地球观测所)发现了沿着大西洋洋中脊的全球性大裂谷以后才得以了解他所探测的北太平洋海床的状况[1][2]。相关内容之后被命名为“海底扩张学说”,并且该学说使先前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在当时几乎被忽略)科学基础更加稳固。这项发现促成了地球科学革命性的发展[3]。赫斯的报告于1962年以标题《History of Ocean Basin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正式出版[4],并且在当时是固体地球物理学界最常被引用的单一论文。赫斯也致力于其他方面的地球科学研究,包含莫霍计划(1957年至1966年)的可行性与深海钻探计划技术研究。
参看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