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省越南语Tỉnh Hải Ninh省海寧)是越南1906年至1963年间的省份,省莅硭街市社,今属广宁省

Thumb
法属印度支那时期的海宁省地图

地理

海宁省北与中国广西广东相接,西邻谅山省,南接广安省,东临北部湾,面积约2174平方公里。

历史

海宁省原为广安省海宁府同庆三年(1888年)五月,析置为海宁道。1891年,改设为硭街军事区(法语:Cercle de Moncay),又译硭街小军区、硭街辖,隶属第一官兵道(法语:1er Territoire Militaire)。1905年6月20日,殖民政府废除第一官兵道,将硭街军事区划归广安省管辖,改设为海宁府,下辖硭街州、河桧州、先安州3州。[1]

1906年12月10日,殖民政府再将海宁府划出,设立海宁省,越南人主官为管道,故又称海宁道。下辖硭街州河桧州先安州3州。1912年12月14日,殖民政府再次设立第一官兵道,管辖海宁省全境。1919年12月16日,殖民政府以先安州平辽总、无碍总2总析置平辽州。保大年间,河桧州升格为河桧府,并析置潭河州[1]

八月革命时,海宁省下辖河桧府、硭街州、先安州、平辽州和潭河州1府4州,省莅硭街市社。

1946年9月21日,海宁省抗战委员会析设海之州Châu Hải Chi),后来,定立庯设立定立县。11月,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将越南北部和北中部划分为12区,海宁省隶属第十二区

1947年7月,第十二区委将谅山省禄平县划归海宁省管辖。

1948年1月25日,北越政府合并各区为联区,海宁省划归第一联区管辖[2]

1948年3月25日,北越政府统一省级的下级政区单位为县,废除“府”、“州”、“郡”[3]。海宁省河桧府更名为河桧县,硭街州更名为硭街县,先安州更名为先安县,平辽州更名为平辽县,潭河州更名为潭河县,海之州更名为海之县。

1949年6月7日,禄平县划归谅山省管辖[4]

1950年3月4日,第一联区和第十联区合并为越北联区[5],海宁省随之划归越北联区管辖。

1951年6月7日,海之县和定立县合并为定海县。

1954年,定海县分设为定立县𠀧扯县

1955年2月1日,海宁省设立先安市社和硭街市社,由海宁省直接管辖。

1956年7月1日,越北联区改组为越北自治区[6]。海宁省划归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1957年8月17日,北越政府将先安市社降格为先安市镇,隶属海宁省先安县

1963年10月30日,海宁省和鸿广区合并为广宁省,省莅鸿基市社[7]

行政区划

1963年合并前,海宁省下辖1市社7县。

参见

参考来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