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巴士(英语:SeaBus)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大温哥华地区内一项渡轮服务,连接布勒内湾两岸的温哥华市中心滨海站北温哥华市朗斯代尔码头。海上巴士由岸山巴士公司英语Coast Mountain Bus Company营运,为运输联线旗下大温地区公共交通服务的一部分。

Quick Facts

海上巴士
SeaBus
Thumb
营运地区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大温哥华地区
温哥华北温哥华市
服务种类 渡轮
营运时期 1977年6月16日[1]至今
航线长度 3.2公里[2]
码头数 2
主要码头 滨海站
朗斯代尔码头
乘客量 6,044,955(2013年)[3]
船只数目 3
营运单位 岸山巴士公司英语Coast Mountain Bus Company
Close

截至2009年,海上巴士载客量达每天18,500人次,夏季上升至21,000人次,[4]2010年冬季奥运会期间运行更录得48,000人次的单日载客量。[5]海上巴士于2004年至2009年间的年度载客量为5百20万人次,[6]更于2008年创下5百54万人次的年度载客量记录。[4]

运作

Thumb
北温海上巴士码头入口,可见下一班渡轮开航的倒计时。

海上巴士的服务时段介乎早上6点至翌日清晨1点。星期一至六日间时段有两艘渡轮行驶,每15分钟一班。星期一至六晚间时段和星期日只有一艘渡轮行驶,每30分钟一班。来往温市中心和北温一程需时约12分钟[7]

运输联线的收费架构适用于此,乘客需缴付横跨两个收费区的费用,而在晚上6:30以后、星期六、星期日及假日的任何时间,乘客则只需缴付一个收费区的费用[8]。海上巴士过往亦如架空列车般,依靠乘客自律缴费。为了避免乘客逃票,码头内时有警察及运输联线工作人员查看乘客的付费证明。当局有权要求未能出示有效付费证明的乘客离开码头,最高罚款达173加元。海上巴士两个码头的中央候船厅皆设有入闸机,但只作人流管制而非收取船费之用;每当入闸人数达船只载客量上限后,入闸机会上锁以免船只超载[7][9]。随着运输联线推出康百世卡智能收费系统,滨海站和朗斯代尔码头皆加设验票闸门,并于2016年4月启用[10]

乘客可携带单车乘搭海上巴士,无需额外缴费。每班渡轮限载六部单车。[11]

码头

Thumb
滨海站的海上巴士码头

海上巴士于温哥华市中心的码头是滨海站的一部分,以一条行人天桥与滨海站的主体建筑相连;乘客可于该处转乘温哥华架空列车博览线加拿大线,以及西岸快车通勤铁路线。渡轮于北温一端则停靠于朗斯代尔码头,乘客可于该处转乘北岸巴士线。

海上巴士的两座码头各自提供两个泊位,而码头建筑的平面则呈“山”字状。中央候船厅位于两个泊位之间,以隔墙和入闸机分成两部分,各服务一个泊位,乘客在此等候上船;泊位另一边的通道则供下船乘客离开码头建筑。整体码头布局与铁路系统的西班牙式月台布局相似。

船队

海上巴士目前的船队由下列船只组成:

More information 船只, 制造年份 ...
船只 制造年份 状况 外部 内部
布勒水獭号
MV Burrard Otter
1976年 已退役 Thumb Thumb
布勒海狸号
MV Burrard Beaver
1976年 使用中(后备) Thumb (与布勒水獭号相同)
布勒太平洋微风号
MV Burrard Pacific Breeze
2009年 使用中 Thumb Thumb
布勒水獭二号
MV Burrard Otter II
2014年 使用中 (与布勒太平洋微风号相若)
Close

海上巴士于1977年投入服务时有两艘渡轮,分别为“布勒水獭号”(MV Burrard Otter)和“布勒海狸号”(MV Burrard Beaver),两艘船的载客量皆为400人,由Yarrows公司制造。[12]第三艘渡轮由域多利船坞公司制造[4],命名为“布勒太平洋微风号”(MV Burrard Pacific Breeze),同样可运载400人[13],耗资2亿5千万加元,于2009年10月付运予运输联线,并于同年12月投入服务[14]。该三艘渡轮全数于2010年冬季奥运会期间运行,以应付奥运期间的额外乘客需求[6]

运输联线本来计划于奥运过后为水獭号和海狸号进行翻新,以将其寿命延长20年,然后再恢复奥运期间使用全数三艘渡轮的航行安排[15]。不过,由于资金短缺,奥运过后海上巴士服务主力由海狸号和太平洋微风号两艘渡轮提供,水獭号则留作后备用途。运输联线仍然寄望日后会有足够经费实行永久性三船服务,因此保留全数三艘渡轮[16]

运输联线于2012年末宣布建造第四艘渡轮,并由荷兰的德文船坞集团(Damen Group)投得总值约2500万加元的工程合约[17][18][19]。新船命名为“布勒水獭二号”(MV Burrard Otter II),2014年6月建成[3],同年7月末付运予运输联线[20],12月1日启航[21]。海狸号将改作后备用途,水獭号则会退役[17][18][19]

历史

Thumb
北温2号渡轮(摄于1911年)

布勒内湾早于1866年已出现渡轮服务,但当年的“渡轮”实际上只是一条划艇。正规的渡轮船只于1873年投入服务,而连接温哥华市和朗斯代尔码头的定时渡轮服务则于1891年首航。狮门桥于1938年通车后曾抢去渡轮的部分生意,但二战期间北温一带造船业兴旺,令渡轮乘客数目回升。战后私家车越来越普遍,令渡轮再度流失乘客,并于1958年8月30日停航。

1960年代曾出现兴建行车隧道横越布勒内湾的建议,并于温哥华端驳上新建的高速公路。但随着温市的公路计划被取消,隧道计划亦连带告吹,而原预留作兴建隧道的款项则改为用作复办布勒内湾载客渡轮服务[22]大温哥华区域局一份于1975年发表的报告将之列为改善区内运输的首要项目之一[23],而渡轮则于1977年6月16日以“海上巴士”之名启航,再度为乘客提供乘船过海的选择。[1]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