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尼亚危机(英语:Bosnian Crisis),又名波黑危机,是1908年在巴尔干半岛发生的一次危机,欧洲列强们围绕着奥斯曼帝国的波士尼亚省而发生外交冲突。

法国报纸〈小报〉封面所描绘的波士尼亚危机:站在上方的保加利亚亲王斐迪南一世宣布独立于奥斯曼帝国,并升格为沙皇。左边的奥地利皇帝法兰兹·约瑟夫一世并吞了波士尼亚与黑塞哥维纳,右边的奥斯曼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则看着这一切发生。

历史

十九世纪时,昔日强大的奥斯曼帝国已无法回复以前强盛的局面,被喻作“欧洲病夫”。波士尼亚黑塞哥维那位于巴尔干半岛中部,本是奥斯曼帝国西北部最边陲的领土。1875年波士尼亚因饥荒触发大规模动乱,后来动乱蔓延至保加利亚及引致俄罗斯介入,爆发俄土战争奥匈帝国亦乘乱派兵占领波士尼亚黑塞哥维那。1878年1月,俄军兵临奥斯曼首都君士坦丁堡,土耳其被迫议和,欧洲列强召开柏林会议,议定巴尔干半岛的新国际秩序,当中保加利亚及塞尔维亚等巴尔干国家取得独立,而波士尼亚黑塞哥维那主权仍属奥斯曼帝国,但交予奥匈帝国托管。

二十世纪初,奥斯曼帝国一群年青军官以“团结进步委员会”的名义组织起来,提倡君主立宪,被时人称为青年土耳其党人;在1908年驻马其顿奥斯曼军队兵变,要求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立即推行宪政及改革,最终苏丹被迫下台,使奥斯曼帝国局势出现不稳,其时奥匈帝国及巴尔干各国早已希望乘奥斯曼衰落而作领土扩张。奥匈帝国就趁机正式吞并了波士尼亚黑塞哥维那,阻碍了塞尔维亚在该地的扩张,塞尔维亚对此感到非常不满。

鉴于局势危急,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达成协议,希望透过召开会议商讨波士尼亚黑塞哥维那二省前途所属的问题,俄罗斯允许奥匈由管理此二省改为直接统治,而奥匈则协助俄罗斯修改柏林条约,虽然两国皆彼此作出妥协,但都希望先下手为强,最终奥匈单方面采取吞并行动,却将与俄罗斯的协议废弃。

塞尔维亚一直都希望可取得波黑二省作出海口以直接输出农产品,但奥匈的单方面行动却破坏了塞尔维亚计划,故此塞尔维亚视吞并一事为屈辱,但当时俄罗斯因为日俄战争战败后元气未复而未有实质支持,塞尔维亚亦唯有接受此一行动;不过此事件已种下两次巴尔干半岛战争的祸根,塞尔维亚西进之路已封,唯有一心南下,寄望取得仍是奥斯曼领土的阿尔巴尼亚才可突破;而奥匈帝国公然吞并奥斯曼领土而帝国却没法阻止,增加了巴尔干各国对奥斯曼的轻蔑,亦促成日后各国组成巴尔干同盟,掠夺奥斯曼在欧洲的剩余领土。

德国自第一次摩洛哥危机后,与英法两国关系恶化,使德国更甚重视与奥匈和意大利的三国同盟,而这次巴尔干的冲突更使这种亲密关系表露无遗,反过来对俄塞构成明显威胁。至于俄塞,虽未能以强硬行动作回应,但亦因此加强彼此的联系,以对抗三国同盟

参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