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縣战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泗縣战役,又称泗縣战役泗县战斗,是第二次国共内战1946年8月期间在安徽省泗县的一场重大战役。

事实速览 泗縣战役, 日期 ...
泗縣战役
第二次国共内战的一部分
日期1946年8月7日 - 8月9日
地点
结果 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第172师决定性胜利,成功守卫泗县
参战方
山东军区
华中军区
徐州绥靖公署
指挥官与领导者
陈毅山东野战军司令员)
黎玉山东野战军政委)
宋时轮山东野战军参谋长)
陶勇(第八纵队司令员兼政委)
张震(第九纵队司令员兼政委)
薛岳徐州绥靖公署主任)
李品仙(安徽省政府主席兼徐州绥靖公署副主任)
夏威(第八绥靖区司令兼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
徐庭瑶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军长)
参战单位
山东野战军第九纵队
华中野战军第八纵队
国民革命军第七军172师
兵力
60000余人[22个团] 7000余人
伤亡与损失
7000余人伤亡 3000余人伤亡
关闭

战役开打

1946年4月,内战加剧,李品仙任职安徽省政府主席兼徐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夏威任职第八绥靖区司令官,以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第172师守卫泗县,指挥官为锺纪。

守卫泗县的军队为国军第七军第172师两团兵力,官兵资深,当兵时间平均在7年以上,善守是他们的特点,这次山东主力22个团南下进攻泗县,以多胜少,本来应该是有把握的,然而当时正值梅雨季,本来河多沟深的泗县地区更是变成一片水乡泽国。

8月7日,华中野战军陶勇的第八纵队与山东野战军张震的第九纵队突然向驻守在安徽省泗县的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第172师发起猛攻,但由于新四军主攻方向兵力不足,其他方向部队受暴雨所阻未能紧急支援,国共双方经过两天两夜的激战,新四军虽歼灭国军3000余人,但并未攻下泗县,华中野战军与山东野战军亦伤亡7000余人。

结果与影响

战后总结导致战斗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有线通信不畅,指挥员主要靠无线电台指挥部队(这和战斗发起时宋时轮负责的指挥所离前线较远亦有关系)。[1]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