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毗奢耶那伽罗王朝

印度南部的印度教王國(14-17世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毗奢耶那伽罗王朝
Remove ads

毗奢耶那伽罗帝国卡纳达文:ವಿಜಯನಗರ、拉丁化:Vijayanagar,又译为维折耶纳伽尔),别名卡纳塔王国(英语:Karnata Kingdom),是由诃里诃罗一世及布卡•拉惹一世兄弟在南印度地区建立的,1336年至1646年间存在的帝国,也是在马拉地帝国之前的,历史上倒数第二个印度教帝国。毗奢耶那伽罗帝国于十四至十六世纪间幅员辽阔,称霸南印度,但在1565年由于德干高原伊斯兰教苏丹国侵略而衰落,最终亡于1646年。“毗奢耶那伽罗”这个名字来自于其首都毗奢耶那伽罗城,这座城的废墟至今依然耸立在卡纳塔克邦亨比村。[1]

事实速览 毗奢耶-那伽罗帝国, 首都 ...
Remove ads

历史

在14世纪初,北方德里苏丹国的穆斯林侵略者依次打败了耶陀婆卡卡提亚潘地亚等印度南部的印度教国家 ,但始终没有长期占领这些地区。他们所导致的破坏引起了当地人的不满,加强了有印度色彩的民族主义。两个名叫哈里哈拉(Harihara)和布卡(Bukka)的兄弟拜了一位名叫Vidyâranya的印度教隐士为师,放弃了伊斯兰教:几年之前,在1327年,他们曾被德里苏丹国的军人所俘虏,并被迫接受伊斯兰教。

迈索尔的曷萨拉(Hoysala)国王Vîra Ballala III 的帮助之下,诃里诃罗一世建立了毗奢耶那伽罗帝国的第一王朝桑伽马王朝(Sangama,1336年-1486年)。1343年,Ballala III被马杜赖苏丹所谋杀,布卡趁机占据了曷萨拉地带。十年之后,毗奢耶那伽罗的军队击败了马杜赖苏丹并辅佐本应继承王位的Sambuvaraya登位—尽管实际权利把持在布卡一世的手中。从1358年起,在毗奢耶那伽罗帝国与巴赫曼尼苏丹国之间爆发了一系列的边境战争。为了加强中央政权并提高国家团结,布卡一世宣布平等对待毗奢耶那伽罗帝国的所有宗教,包括印度教耆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另外,布卡把各种官位赐给儿子和亲信的将军,废除当地的小君主。

诃里诃罗二世(1377年-1404年)继承父亲布卡的王位,1378年他趁着北方巴赫曼尼苏丹国阿拉丁·穆贾希德沙阿的死亡,派兵占领果阿、Chaul和Dabhol等关键的贸易枢纽地区,把帝国向西北部发展。然而,毗奢耶那伽罗军队被巴曼尼人所击败,被迫撤退,受到了极大的损伤。1399年,在德干高原上饥荒遍野,民不聊生,毗奢耶那伽罗帝国被迫签订了不利于己方的和平条约。

《明史·西域传》称其为西天阿难功德国洪武七年(1374年) 其王卜哈鲁曾遣使来朝。《明史》不置于外国传而置于《西域传》,列于乌斯藏之后,似因其使臣取道西藏而来之故。

Remove ads

文学

毗奢耶那伽罗帝国的君主大力支持梵文卡纳达语的文学的发展。Kumara vyasa把摩诃婆罗多翻译了成卡纳达语。

君主列表

更多信息 国王, 在位年份 ...
更多信息 国王, 在位年份 ...
更多信息 国王, 在位年份 ...
更多信息 国王, 在位年份 ...

参考文献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