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来历
春秋时期,齐国齐襄公末期,前685年齐大夫连称、管至父弑君而立襄公堂弟公孙无知;其南部的小国莒国(都城今日山东省莒县)在春秋时期政治稳定而多外国贵族,齐大夫鲍叔牙遂携公子小白流亡至此。齐国再发政变后,小白返临淄即位,是为齐桓公,后成春秋五霸之首。《管子·小称》载:“桓公、管仲、鲍叔牙、甯戚四人饮,饮酣,桓公谓鲍叔牙曰‘阖不起为寡人寿乎?’鲍叔牙奉杯而起曰‘使公毋忘出如莒时也,使管子毋忘束缚在鲁也,使甯戚毋忘饭牛车下也。’(请主公不要忘记逃亡莒国的那时,请管仲不要忘记在鲁国被绑起来那时,也请甯戚不要忘记喂牛、睡在车子下的那时。)桓公辟席再拜曰‘寡人与二大夫能无忘夫子之言,则国之社稷必不危矣。’”鲍叔牙即提醒齐桓公勿忘当年之苦难。[2]
相关运动
蒋中正在中国大陆军事失败退守台澎金马后,曾发起“克难运动”和“毋忘在莒运动”。1951年12月29日,蒋介石第二次巡视金门期间,应地方人士之请,于1952年1月题颁“毋忘在莒”四字于太武山巅,旨在提醒前线军民,毋忘在大陆之耻,效法“齐安平君(田单)”之反攻复国精神,并鼓舞台湾军民光复大陆的士气。[3]蒋介石所谓田单之说可见于1963年9月9日在政工干校讲的“军事教育的目的与宗旨”,然而最早“毋忘在莒”应典出《管子》一书,出自鲍叔牙向齐桓公、管仲、宁戚的祝福和劝告,且当时田单是以即墨为反攻基地,而非莒城。[4]
1964年11月20日,金门国军发起“毋忘在莒”运动[5]:108。12月20日,蒋介石以“‘毋忘在莒’运动的意义和启示”为题向金门、澎湖官兵及党政人员发表讲词[5]:108-109。同月,蒋介石莅临国民大会年会致词,以“毋忘在莒”之历史为证,阐明其反攻复国必胜之信心[5]:109。
1965年1月至3月,蒋经国在毋忘在莒运动上发表谈话[6]:267。1966年,蒋经国说:“毋忘在莒,就是毋忘敌人、毋忘责任、毋忘目的。这种毋忘在莒的精神,每个人心理都要有这种感觉,有这种想法”[7]:86。
中华民国国军自1974年起每周四上午必须收看华视政治教育节目“国防线上”、“莒光园地”。 1980年10月20日,张学良由总统府秘书长张祖诒陪同访问金门毋忘在莒。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