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𦛨湾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武𦛨湾社凯达格兰语Pulauan),社名又记为武劳湾武溜湾武𠯿湾武唠湾,或称作平劳暖社凯达格兰语Pinnonouan,又记为兵老宛),是台湾北部原住民平埔族凯达格兰族的一支部落,活动范围约为现今新北市新庄板桥一带,在1632年西班牙文献即有记载,住在肥沃平坦的河滩地,从事农产、渔猎生活,利用艋舺(banquilla,独木舟)在河上航行或躲避季节性的水患,西班牙人沿淡水河而上进行补给,交易族人的稻米,一路上相当安全,但来交易的汉人经常以伪币诈骗族人。[1][2][3]:290-295直到清领时代之后,汉人陆续有大量人口进入,也因此这些原住民在迁徙、通婚、汉化的过程中,逐渐消失在汉人社会里。武溜湾社在新庄的较晚痕迹出现在1938年(昭和13年)的日治时期,当时记载着新庄仅剩一户平埔族民,共五人。

伊能嘉矩认为武𦛨湾社约于1797年,自大汉溪北岸的新庄迁往与新店溪交会的西岸港仔嘴;翁佳音认为此社在1654年绘制的《大台北古地图》原本就描绘在大汉溪南岸与新店溪交会的西岸港仔嘴,并没有如伊能所称的迁移。[2]在板桥区旧社承德宫,供有平埔族祖先牌位。[4]

另见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