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文字楚国文字或楚文字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所使用的一套文字系统。该文字是中国在秦始皇统一天下并实行书同文政策之前各国所使用的不同的上古文字体系之一。因为所发掘出土的文本实体多为簡帛(包括竹簡、木簡以及帛書)之故亦称为「楚系簡帛文字」。 楚国文字为山东六国(齐・楚・燕・韓・魏・趙)所使用的六国文字
千字文文字,即使世宗大王於15世紀發佈訓民正音,而大多數的朝鮮學者仍然繼續使用漢字至20世紀早期。 《千字文》用於兒童習字教學的歷史始於1583年,即李朝宣祖命令韓濩將其刻成木版印刷之後。 《千字文》裡的從「天」到「水」的44個字逐一記錄在「常平通寶」的背面(朝鮮王朝時代朝鮮的铜钱)。 千字文
契丹文契丹文是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的統稱,是書寫契丹語的兩种文字,在契丹族建立的遼國有官方文字地位。大字和小字都有表意和表音的成分,小字的表音成分比大字多。大字和小字都没有完全解读出来,小字的研究比大字更加充分。 女真族建立不久就参考契丹文创制了女真文。但是金国取代辽国之後的一段時間裏,契丹文
隶定深层结构溯源法在整理出土文献时常常使用。对于合体字,在深层的构形理据和表层的书写结构发生矛盾时,可以忽略表层特征,追溯各个部件的来源,将讹变的形体恢复为同功能的通用部件。如包山楚简中的战国楚国文字(日语:楚文字),按照表层结构隶定为,按照深层理据则可以隶定为从步、戉声、月声的。 通行字转写法不着眼于古文字
项楚项楚(1940年7月—2025年2月4日),生于湖北老河口,籍貫浙江永嘉,敦煌学、语言学、文学史专家,196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生前曾为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所长,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中国图象图形学会副理事长。因病医治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