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梅花大鼓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天津市 |
分类 | 曲艺 |
序号 | 1290 |
编号项目 | Ⅴ—116 |
登录 | 2014年 |
梅花大鼓 | |
---|---|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北京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
分类 | 曲艺 |
编号项目 | BJⅤ-2 |
登录 | 2009年 |
梅花大鼓流行于北京、天津一带,是由清朝末年北京的清口大鼓发展形成。清口大鼓是河北省的木板大鼓传入北京后,吸收莲花落唱腔而形成。至清朝末年,已经分为“南板”、“北板”,其中“南板”是艺人在北京南城卖艺,又称“南板梅花调”;“北板”是票友在北京北城业余演唱。南城艺人金万昌原先演唱“南板梅花调”,后经弦师苏启元协助,改革了北板大鼓,形成委婉清脆的新调,将伴奏乐器增加为三弦、四胡、扬琴、琵琶、低胡五种,取“花开五瓣”之意,定名为“梅花大鼓”。另一种说法认为,梅花大鼓起于清朝宗室梅花居士而得名“梅花大鼓”。梅花大鼓初期主要在堂会演出,随着京韵大鼓的发展,二者一起进入曲艺场演出。金万昌自中华民国成立后往返于北京、天津间,也在天津收徒,形成“金派”。1930年代,天津弦师卢成科对“金派”唱法改革,授徒花四宝(范静宜)、花五宝(张淑筠)、花小宝(史文秀)、周文如、花云宝、花莲宝等人,形成“卢派”(或称“花派”),后来由于学该派的人众多,形成了“有梅皆花,无腔不卢”的局面,有压倒“金派”的势头。[1]
梅花大鼓以抒情为主,通过简单的情节展示内心活动。如传统曲目《宝玉探病》、《黛玉焚稿》、《王二姐思夫》等,内容多缠绵悲切,故传统的梅花大鼓曲目有“十段梅花九段悲”的说法,唱腔特点是“悲、媚、脆”。[1]
梅花大鼓还有一种类似杂技的演出形式:“五音连弹”:伴奏乐师第一人右手演奏扬琴,左手为第二人的三弦摁弦;第二人右手弹拨三弦,左手为第三人的四胡抚弦;第三人右手为四胡拉弓,左手为第四人的琵琶摁弦;第四人右手弹拨琵琶,左手演奏另一架扬琴。甚至还有“七音连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天津的曲艺工作者对梅花大鼓进行多方面改革。1950年代,天津演员周文如与弦师韩德荣合作,以梅花大鼓曲调为基础,设计出激昂豪放的新腔。花五宝与弦师谢瑞东在《琴挑》、《傻泄》中,吸收了昆曲唱腔;史文秀在《红叶题诗》、《刘三姐》等曲目中,吸收了汉调、拨子等唱腔。文革结束后,梅花大鼓又出现籍薇等新秀,籍薇先后排演了《悲壮的婚礼》、《黛玉葬花》、《二泉映月》等,吸收越剧、民歌等音乐素材。[1][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