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克义(英语:William Woodville Rockhill,1854年4月1日—1914年12月8日[1]:285[2]),美国外交官、汉学家、藏学家。1854年生于美国费城,1914年因染风寒在檀香山逝世。他最为人所知的事迹是提倡对华的门户开放政策。[2][3]
柔克义 | |
---|---|
美国驻希腊大使 | |
任期 1897年9月25日—1899年4月27日 | |
总统 | 威廉·麦金莱 |
前任 | 依本·亚历山大 |
继任 | 亚瑟·哈代 |
美国驻塞尔维亚大使 | |
任期 1897年5月7日—1899年4月27日 | |
总统 | 威廉·麦金莱 |
前任 | 依本·亚历山大 |
继任 | 亚瑟·哈代 |
美国驻罗马尼亚大使 | |
任期 1897年5月18日—1899年4月27日 | |
总统 | 威廉·麦金利 |
前任 | 依本·亚历山大 |
继任 | 亚瑟·哈代 |
美国驻大清公使 | |
任期 1905年3月8日—1909年6月1日 | |
总统 | 西奥多·罗斯福 |
前任 | 康格 |
继任 | 嘉乐恒 |
美国驻俄罗斯大使 | |
任期 1910年1月11日—1911年6月17日 | |
总统 | 威廉·霍华德·塔夫脱 |
前任 | 约翰·W·里德尔 |
继任 | 柯蒂斯·吉尔德 |
美国驻土耳其大使 | |
任期 1911年8月28日—1913年11月20日 | |
总统 | 威廉·霍华德·塔夫脱 |
前任 | 奥斯卡·斯特劳斯 |
继任 | 老亨利·摩根索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 | 1854年4月1日
逝世 | 1914年12月8日 美国夏威夷领地檀香山 | (60岁)
知名于 | 提倡对华门户开放政策 |
生平
柔克义生于美国费城,父亲是托马斯·凯威莱德·洛克希尔(英语:Thomas Cadwalader Rockhill),母亲是多萝西娅·安妮·伍德维尔(英语:Dorothea Anne Woodville,1823–1913)。他的父亲在他13岁的时候过世,他的母亲带着一家人搬到法国以逃离美国内战。
他从巴黎圣西尔军校后在法国外籍兵团任职少尉,1876年之前待在阿尔及利亚。1884年4月柔克义任美国驻大清使馆二秘,1885年7月升任一秘。1886年12月-1887年4月柔克义任美国驻朝鲜临时参赞。1888年他从美国驻大清使馆辞职,1891-1892年为史密森学会到中亚进行探险。1893年任美国国务院首席事务官,1894年任第三助理国务卿,1896年任助理国务卿,1897年任美国驻希腊兼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大使。1899年5月辞职,任美洲共和国商务局主任。1900年7月出任美国驻华谈判代表,1901年9月7日,大美国钦差特办议和事宜全权大臣柔克义代表美国签署《辛丑条约》,后向美国国务院提交了《减免部分庚子拳乱赔款以资助清国留学美国》的建议书。1905年至1909年出任美国驻大清公使。1909年-1911年出任美国驻俄罗斯大使。1911年-1913年出任美国驻土耳其大使。[4]1914年柔克义应聘为袁世凯私人顾问,赴任途中在檀香山逝世。
汉学
柔克义深受法国学派的影响,对藏文和汉文皆有较深造诣;他对中国古代和南洋、西洋的交通史,有较深研究。1911年,柔克义和德国汉学家夏德合作将宋代赵汝适所著《诸蕃志》翻译成英文。1914年,柔克义将元代航海家汪大渊著《岛夷志略》部分翻译成英文。柔克义对上述二书中的古代南洋和西洋地名多有考证。
藏学与西藏之旅
柔克义在学生时代受古伯察和秦噶华神父著作的影响,对西藏感到兴趣。他是第一位学习藏语的美国人,他在巴黎就读圣西尔军校时,从法国国家图书馆语言学家费尔与藏学家菲利普‧爱德华‧福科学习藏语[1]:289-290,在北京拜来自拉萨和西宁的喇嘛为师,学藏语四年[5],被誉为美国现代藏学之父。他将藏文版《自说品》翻成英文后于1883年出版。[1]:290他将藏文《波罗提木叉》翻成法文于1884年出版。[6]他将关于西藏历史、地理、民族的中文文献翻成英文,于1891年由皇家亚洲学会杂志出版。[1]:290[7]
1888年冬,他辞去美国驻大清使馆一秘之职务,筹备由华北陆路到西藏的旅程。他雇了二辆骡车,每车配两匹骡子,前往甘肃省会兰州。12月17日,他带了一名仆人出发,取道保定府、12月23日抵达长城的北天门口;26日抵达太原府。次日向潼关进发,经平遥县、灵石县,1889年1月5日抵达黄河,渡河到潼关,经临潼县,抵达西安府。1月10日抵达咸阳。16日抵达平凉府。[8]
名字
柔克义是他自己认可并广泛使用的汉文名字;后世有的译者率译其姓为罗克希尔。藏文对其称呼,或音译其姓为རོག་ཧིལ་,曾一度使用于写给柔克义的藏文通信中。
著作
- 《佛陀传》,英语:The Life of the Buddha: And the Early History of His Order,1884年
- 《喇嘛之境》,英语:The Land of the Lamas: Notes of a Journey Through China, Mongolia and Tibet,1891年[10]
- 《辛卯壬辰年蒙藏旅行记》,英语:Diary of a Journey Through Mongolia and Thibet in 1891 and 1892,1894年
- 《西藏民俗学》,英语:Notes on the Ethnology of Tibet: Based on the Collections in the U.S. National Museum,1895年
- 《我国外交事务中亟需克服之问题》,1897年
- 《美国外交:中国事务》,1901年
- 《中韩关系论》,1889年
- 《与中韩有关的条约和公约,1894-1904年》,英语:Treaties and conventions with or concerning China and Korea, 1894-1904 : together with various state papers and documents affecting foreign interests,1904年[11]
- 《十五世纪至1895年的中韩关系》,英语:China's Intercourse with Korea from the XVth Century To 1895,1905年
- 《拉萨的达赖喇嘛和满清皇帝的关系,1644-1908年》,英语:The Dalai Lamas of Lhasa and Their Relations with the Manchu Emperors of China. 1644-1908,1910年[12]
- 《中国1910年人口调查》,英语:The 1910 census of the population of China,1912年[13]
- F. Hirth and W. W. Rockhill: 《Chau Ju-kua, His work on the Chinese and Arab trade in the twelfth and thirteenth centuries, entitled Chu-fan-chî》 (《赵汝适的《诸蕃志》——中国与阿拉伯十二与十三世纪的贸易》 ),1911年
- 《Description of the Barbarians of the Isles》(《岛夷志略》),1913年
传记
保罗·A·瓦格(Paul A. Varg)于1952年出版了他的传记Open Door Diplomat: The Life of W. W. Rockhill(《门户开放政策的外交官:柔克义生平》)。[14]肯尼斯·韦默(Kenneth Wimmel)于2003年出版了他的传记William Woodville Rockhill: Scholar-diplomat of the Tibetan Highlands(《柔克义:西藏高原的学者外交家》)。[15]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