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马蒂耶维奇(“Jake Matijevic”或“Jake M”)是火星埃奥利斯沼表面的一块金字塔形岩石,位于盖尔撞击坑皮斯谷埃俄利斯山(“夏普山”)之间,大致的位置坐标为:4.59°S 137.44°E / -4.59; 137.44

Quick Facts 类型, 坐标 ...
杰克·马蒂耶维奇岩石
Thumb
火星上“杰克·马蒂耶维奇”岩石注释照片—2012年9月22日,“好奇号”火星车阿尔法粒子X射线光谱仪化学相机的目标。红点是化学相机用激光击中的地方;紫色圆圈表示阿尔法粒子X射线光谱仪瞄准的位置。
类型岩石
坐标4.59°S 137.44°E / -4.59; 137.44
Close

2012年9月,“好奇号”漫游车在从布雷德伯里着陆场前往格莱内尔格途中遇到了这块岩石,测量到它的高度和宽度分别约为25厘米(9.8英寸)和40厘米(16英寸)。[1]

该岩石由美国宇航局以“杰克·马蒂耶维奇”1947年-2012年)之名命名,他是一位数学家,后来转行成为火星车工程师,在六轮火星车设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就在“好奇号”探测车于2012年8月着陆后数天,马蒂耶维奇就不幸离世。他是火星科学实验室项目及“好奇号”探测车地面操作系统总工程师,还是美国宇航局之前所有火星车,包括“旅居者号”、勇气号”和“机遇号”的首席工程师[2]

Thumb
风对“杰克·马蒂耶维”岩石产生的侵蚀构造。

漫游车团队确认该岩石为首次使用“好奇号”接触式仪器-火星手部透镜成像仪阿尔法粒子X射线光谱仪的合适目标[3]

2012年10月,“好奇号”探测车对该岩石进行的分析研究表明,杰克·马蒂耶维奇岩石是一种岩浆岩,但发现与长石一致的元素含量较高,如等,而的丰度却比以前在火星上发现的其他类似岩石要低[4]。矿物含量和元素丰度表明,杰克·马蒂耶维奇岩石可能是一种橄榄粗安岩,一种富钠奥长石-夹杂玄武质的粗面安山岩(trachyandesite)[5]。类似于杰克·马蒂耶维奇岩石的岩浆岩被众所周知,但在地球上很少出现。在地球上,此类岩石的形成,一般发现于从火山中涌出到表面的岩浆。岩浆冷却并部分固化了某些化学元素,而更多的元素则留在了炽热的液态岩浆中[4]。非常巧合的是,火星上格莱内尔格地区也是苏格兰西北部一处小村庄的名称,该村庄就位于斯凯岛穆格里(Mugeary)农庄橄榄粗安岩典型地区以东25公里处[5]

杰克·马蒂耶维奇岩石是一种火山质地的风砺石[6],它的金字塔状外观形成于流沙颗粒的风蚀作用,其表面的小孔则是由细微起伏处不同流动动力引起的爆炸效应而成[6],在表面上可看到形成杰克·马蒂耶维奇岩石的主风向痕迹[6]。2013年9月27日,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报告说,杰克·马蒂耶维奇岩石是一种橄榄粗安岩,与地球上的橄榄粗安岩非常相似[7][8][9][10]

2012年9月22日,“好奇号火星车”正在检测杰克·马蒂耶维奇的岩石”。
Thumb
杰克·马蒂耶维奇岩石的火星手部透镜成像仪特写
Thumb
阿尔法粒子X射线光谱仪分析杰克·马蒂耶维奇岩石

另请查看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