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木丹加在梵语中一个解释为“陶泥”(mṛd)做的“肢体”(aṅga)。印度东北地区的科尔鼓即是用陶土烧制而成,而卡纳提克式木丹加鼓则通常使用菠萝蜜木制成。
根据另外一种说法,“木丹加”可以解为“边走边打”(mṛdaṃ-ga),其中词根gam是“走”的意思,mṛd是“敲打”的意思。
在南印度达罗毗荼语言中,木丹加鼓的名称如下:
- 淡米尔语:மிருதங்கம்,罗马化:mirudhaṅgam
- 泰卢固语:మృదంగం,罗马化:mṛdaṃgaṃ
- 卡纳达语:ಮೃದಂಗ,罗马化:mṛdaṃga
- 马拉雅拉姆语:മൃദംഗം,罗马化:mṛdaṃgaṃ
另外在英语中,木丹加鼓的名称拼写有mridangam, mrudhangam, mridanga等。
起源传说
根据印度古代的著作《乐舞论》记载,某次一位名为娑婆提的乐师在湖边打水时,因陀罗降下了大洪水,使世界变成一片汪洋大海。娑婆提听见了雨滴敲打荷叶发出的声音,他便回到茅屋去,首先发明了木丹加鼓,后来又发明了其他种类的打击乐器。[1]
又据《南迪往世书》记载,司掌舞蹈的毁灭神湿婆(即其“舞王”纳塔罗阇形象)在元初跳起宇宙之舞时,其坐骑牛神南迪在一旁以木丹加鼓伴奏。另外其他往世书中亦有迦尼萨、因陀罗等神祇演奏木丹加鼓的记载,因此木丹加鼓又被称为“众神之乐器”。
参考来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