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里兹伦( 阿尔巴尼亚语:Prizren,塞尔维亚语:Призрен/Prizren),是位于科索沃南部的历史古城,为同名区及同名市镇的行政中心。据2011年的人口普查,城市的人口约有17.8万[2],居民几乎全部都是阿尔巴尼亚族[3]。普里兹伦市镇除了普里兹伦外,还包括了76个村镇,其人口估计约有22.1万。普里兹伦位于科索沃南部沙尔山脉的北坡。普里兹伦市镇和阿尔巴尼亚及北马其顿共和国边境接壤。
历史
普里兹伦峡谷这个名字可追溯至古代伊利里亚人的时代,而作为都市的历史则可追溯至古罗马时代。2世纪时,在托勒密的著作《地理》中,出现了名为“特兰达”(Theranda)的都市,就是普里兹伦[4]。5世纪时,在普罗科匹厄斯的“De aedificiis”(4卷,4章)中出现了名为Petrizên的城市[5]。
米兰纳·德特利奇在他的著作中指出这些城市的名称是来自于古代塞尔维亚语的“要塞”一词“Призрѣнь”[6](捷克都市布尔诺的旧称Přízřenice也是如此)。
据艾瑞克·汉普的说法,普里兹伦这个名称中,“pri”的意思是“要塞、都市”,“Zeranda”是修饰语,两者合称即为“普里塞兰达”(Prizeranda)。
至830年代为止,普里兹伦都属于保加利亚帝国。1018年,沙皇保加利亚的萨缪尔死后,随着保加利亚帝国被东罗马帝国呑并,在这里设置了军管区,在普里兹伦创建了主教座。
1072年,因格奥尔基·沃尔特之乱,普里兹伦被格奥尔基·沃尔特统治。沃尔特的军队曾和塞尔维亚人领主合流。但随着东罗马帝国军队的攻击,其势力在1073年崩溃,普里兹伦再次被东罗马统治。
1189年,在东罗马帝国和十字军交战正激时,普里兹伦被叛变东罗马帝国的塞尔维亚大公斯特凡·尼曼雅一世占领,1191年又第三次被东罗马帝国统治。1204年,又被保加利亚帝国统治。直到1208年塞尔维亚人国王,尼曼亚王朝的斯特凡·尼曼伊奇占领之前,普里兹伦在因皇位继承而持续内乱的保加利亚帝国都是卡罗扬·阿森的外甥博利尔统治。1306年,塞尔维亚国王斯特凡·乌罗什二世在普里兹伦开始兴建利耶维斯的圣母修道院,普里兹伦是塞尔维亚正教会的主教座。自1346年斯特凡·乌罗什四世加冕为皇帝,普里兹伦地区都是塞尔维亚帝国的宫廷所在地,发挥了政治中心的功能。塞尔维亚皇帝在1343年至1352年的9年期间,在普里兹伦附近修建了“圣大天使修道院”。普里兹伦近郊的利比尼克建设了国王的宫殿。普里兹伦有了“塞尔维亚的君士坦丁堡”之称,成为交易和产业的要地。作为丝绸生产的中心,市内还有科托尔和拉古萨共和国的商人聚居区。14世纪的普里兹伦设有拉古萨的领事馆。
在1360年代,普里兹伦是共同统治塞尔维亚的Mrnjavčević 家的塞尔维亚国王Uglješa Mrnjavčević的统治地。随着塞尔维亚王国的崩溃,1372年,普里兹伦被泽塔公国的支配者巴尔西奇家杜拉一世的领地包围。随着拉萨雷维奇家再次统一塞尔维亚,曾臣服于拉札尔的布兰科维奇家的福克·布兰科维奇成为普里兹伦的统治者。振兴拉萨雷维奇家的英雄王子拉扎尔在普里兹伦接受过教育。1389年,在科索沃战役中胜利的奥斯曼帝国侵入科索沃后,拉扎尔之子斯特凡·拉萨雷维奇投降奥斯曼帝国成为奥斯曼帝国臣下,普里兹伦成为斯特凡拉萨雷维奇的领地。
在苏莱曼一世的扩张政策之下,奥斯曼帝国在1545年夺取普里兹伦之后,将其划入鲁米利亚的一部分。普里兹伦因为位于奥斯曼帝国内南北和东西商路的交汇要点,拥有优越的地理条件,作为商业都市十分繁荣。普里兹伦是奥斯曼帝国科索沃州屈指可数的大都市。而普里兹伦的居民也发生变化,由塞尔维亚人正教徒改为自西南和附近流入的阿尔巴尼亚人移民。
19世纪的普里兹伦是奥斯曼帝国的科索沃州的文化和知识中心。穆斯林是主要的居民。1857年时,达人口的70%以上。普里兹伦是阿尔巴尼亚文化最大的中心,对阿尔巴尼亚裔科索沃人来说是政治、文化和地理上的首都。1871年,在普里兹伦开始了塞尔维亚语的长期讲座,古代塞尔维亚的领域和塞尔维亚公国之间的关系被广为讨论。在19世纪,普里兹伦是阿尔巴尼亚民族主义的焦点,自1878年组建普里兹伦联盟开始,摸索阿尔巴尼亚人国家统一和自奥斯曼帝国独立的民族运动开始兴盛。
巴尔干战争期间,普里兹伦遭到了塞尔维亚军队的包围攻击,被划入塞尔维亚王国。塞尔维亚军队遇到了市民的一些抵抗,并对此展开报复。英国旅行者伊迪斯·多哈姆曾试图探访占领之后的普里兹伦但受到当局的阻止。其他外国人也是如此。黑山王国的军队在普里兹伦治安安定之前,曾一度对普里兹伦进行交通封锁。然而也有很少的一些人得以逃出封锁网,其中就有当时是记者的俄罗斯革命家列夫·托洛茨基。他将阿尔巴尼亚人屠杀的消息广为传播。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随着1915年奥匈帝国军队开始侵略塞尔维亚王国,普里兹伦也被中央同盟国的军队占领。塞尔维亚军队在1918年10月驱逐出了中央同盟国的军队,夺回了黑山的宗主权。1918年底时,南斯拉夫王国建国,普里兹伦也被划入其中,属发达河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1941年,意大利和阿尔巴尼亚的军队占领普里兹伦,直到战争结束为止普里兹伦都处于意大利扶植的阿尔巴尼亚傀儡政权的控制。1944年,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同盟解放了普里兹伦。普里兹伦被划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的塞尔维亚人民共和国的科索沃-梅托希亚自治省。按照宪法,科索沃被定义为南斯拉夫加盟共和国塞尔维亚人民共和国的自治区。
虽然塞尔维亚重新统治普里兹伦相当时间,普里兹伦和达科维卡州德查尼以西的地区仍是阿尔巴尼亚民族主义的中心。1956年,南斯拉夫联邦的秘密警察称有9名阿尔巴尼亚裔科索沃人是恩维尔·霍查率领的阿尔巴尼亚共产党的间谍并起诉了他们、这场诉讼后来扩散到了法庭之外,之后又有数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领导者被起诉。9名被告全部被判有罪并被判处长期徒刑。1963年,又被宣布无罪并释放,之前的判决被推翻。
科索沃在1974年的新宪法实施后改名为科索沃社会主义自治省,虽然属于塞尔维亚社会主义共和国,然而拥有和南斯拉夫内各社会主义共和国相同的权限。这种体制在1989年东欧革命之后消失,1990年科索沃的自治权再次缩小。
普里兹伦市区随着在1998年至1999年期间的科索沃战争中并未受到太大损害[7],其行政区内其他的地区则受到相当的影响。据欧洲安全保障合作组织的数据,战争前行政区内人口中78%是阿尔巴尼亚人,5%是塞尔维亚人,其他民族有17%。在战争期间,几乎所有阿尔巴尼亚人都被强制或因恐怖而离开普里兹伦市区避难[8]。
战争结束后的1999年6月,大多数阿尔巴尼亚人都回到了城市。塞尔维亚人人和少数派的罗姆人感到危险都逃出了城市。据OSCE的数据,10月为止97%的塞尔维亚人和60%的罗姆人都离开了普里兹伦。而有相当数量的土耳其人和阿什卡利(自称为阿尔巴尼亚罗姆人)及波士尼亚人(含马其顿裔穆斯林)居住在普里兹伦市区和附近村庄,以及包含斯库雷斯卡和马姆萨等城市的戈拉地区。
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对普里兹伦附近的军队和保安部队据点进行了有限的空袭,并造成一定的损害。塞尔维亚军队破坏了位于普里兹伦的阿尔巴尼亚人的重要文化遗产普里兹伦联盟的建筑物[9][10]。作为对阿尔巴尼亚人的宗教性侮辱,还有组织地破坏了清真寺。在2004年3月17日的2004年的反塞尔维亚人暴动中,塞尔维亚人文化遗产,建于1307年的塞尔维亚正教会的利耶维斯的圣母修道院被破坏,救世主教会、圣乔治教会(市内最大的教会建筑物)、兰杰维克的圣乔治教堂、圣尼古拉教堂、圣大天使修道院等普里兹伦的礼拜所、地方教会人士的住宅都被阿尔巴尼亚人报复破坏。
今日的普里兹伦
虽然市区内已经只剩很少的塞尔维亚人,普里兹伦仍然极具文化和民族多样性。除了科索沃最大的民族阿尔巴尼亚人之外,少数派波士尼亚人、土耳其人、罗姆人也在此居住。另外,普里兹伦还有科索沃国内规模较大的塞尔维亚人村庄、被保护的集体住宅。普里兹伦的土耳其人社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即使是非土耳其人有时也会使用土耳其语。
经济
长期以来,科索沃经济的基础都是通过西欧大量科索沃移民寄往国内的资金维持的零售业。民间企业大多规模较小,食品加工业在缓慢发展。科索沃和其他国家一样,经济规模较小,并且面临民间企业发展困难的问题。由于教育不够发达,关于金融的基本经验严重不足。因此也使得科索沃更难确保外国的投资,由于缺乏资金,数个企业和共产都被迫关闭。而经济的低迷也导致制造业、金融经济的活力、失业和贫困的问题[11]。
普里兹伦有较多餐馆和小规模的店铺。市区内最近开业了大规模零售店铺。市区内有8个大市场。小卖亭内也有销售各种商品。虽然表面上看普里兹伦的经济比较繁荣,然而难民的问题给地方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市场的饱和、高失业率和国外汇款的减少都不是好的经济指标。普里兹伦附近的三个存在各有自己的农民协会。大多数畜产业和农产品都是面向内部,并非面向市场,并且规模较小。
普里兹伦有五个银行的支行,设有MEB、Raiffeisen Bank、Nlb Bank、Teb Bank、BPK的支行[11]。
气候
Prizren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历史最高温 °C(°F) | 20.2 (68.4) |
22.4 (72.3) |
26.0 (78.8) |
31.3 (88.3) |
33.8 (92.8) |
40.6 (105.1) |
40.8 (105.4) |
37.3 (99.1) |
35.8 (96.4) |
31.4 (88.5) |
25.6 (78.1) |
23.7 (74.7) |
40.8 (105.4) |
平均高温 °C(°F) | 3.3 (37.9) |
6.8 (44.2) |
11.9 (53.4) |
17.2 (63.0) |
22.5 (72.5) |
26.0 (78.8) |
28.5 (83.3) |
28.3 (82.9) |
24.5 (76.1) |
18.0 (64.4) |
11.1 (52.0) |
5.0 (41.0) |
16.9 (62.4) |
日均气温 °C(°F) | 0.0 (32.0) |
2.8 (37.0) |
7.1 (44.8) |
11.9 (53.4) |
16.8 (62.2) |
20.2 (68.4) |
22.2 (72.0) |
21.8 (71.2) |
18.1 (64.6) |
12.3 (54.1) |
6.9 (44.4) |
1.8 (35.2) |
11.8 (53.2) |
平均低温 °C(°F) | −3.0 (26.6) |
−0.6 (30.9) |
2.7 (36.9) |
6.9 (44.4) |
11.3 (52.3) |
14.4 (57.9) |
15.8 (60.4) |
15.4 (59.7) |
12.1 (53.8) |
7.3 (45.1) |
3.2 (37.8) |
−1.0 (30.2) |
7.1 (44.8) |
历史最低温 °C(°F) | −23.6 (−10.5) |
−19.1 (−2.4) |
−11.7 (10.9) |
−2.6 (27.3) |
−0.4 (31.3) |
3.8 (38.8) |
7.3 (45.1) |
7.0 (44.6) |
−0.8 (30.6) |
−4.3 (24.3) |
−12.6 (9.3) |
−17.4 (0.7) |
−23.6 (−10.5) |
平均降水量 mm(吋) | 76.2 (3.00) |
54.1 (2.13) |
63.5 (2.50) |
61.1 (2.41) |
66.7 (2.63) |
69.7 (2.74) |
58.6 (2.31) |
127.4 (5.02) |
58.2 (2.29) |
55.1 (2.17) |
88.3 (3.48) |
81.1 (3.19) |
860.0 (33.86) |
平均降水天数(≥ 0.1 mm) | 12.8 | 12.1 | 12.1 | 12.8 | 12.3 | 11.6 | 8.9 | 7.5 | 8.1 | 9.3 | 12.6 | 13.5 | 133.6 |
平均相对湿度(%) | 81 | 75 | 68 | 64 | 64 | 61 | 58 | 59 | 67 | 74 | 79 | 82 | 69 |
月均日照时数 | 100.2 | 92.0 | 139.4 | 176.2 | 224.5 | 290.7 | 300.8 | 285.7 | 220.7 | 163.4 | 89.7 | 54.1 | 2,137.4 |
数据来源:Republic Hydrometeorological Service of Serbia[12] |
民族
民族构成 | |||||||||||||
年 | 阿尔巴尼亚人 | % | 波士尼亚人 | % | 塞尔维亚人 | % | 土耳其人 | % | 罗姆人 | % | 其他 | % | 合计 |
---|---|---|---|---|---|---|---|---|---|---|---|---|---|
1991年人口普查 | 132,591 | 75.6 | 19,423 | 11.1 | 10,950 | 6.2 | 7,227 | 4.1 | 3,96 3 | 2.3 | 1,259 | 0.7 | 175,413 |
1998年 | n/a | n/a | 38,500 | n/a | 8,839 | n/a | 12,250 | n/a | 4,500 | n/a | n/a | n/a | n/a |
2000年1月 | 181,531 | 76.9 | 37,500 | 15.9 | 258 | 0.1 | 12,250 | 5.2 | 4,500 | 1.9 | n/a | n/a | 236,000 |
2001年3月 | 181,748 | 81.9 | 22,000 | 9.9 | 252 | 0.1 | 12,250 | 5.5 | 5,424 | 2.4 | n/a | n/a | 221,674 |
2002年5月 | 182,000 | 79.6 | 29,369 | 12.8 | 197 | 0.09 | 11,965 | 5.2 | 4,400 | 1.9 | 550 | 0.25 | 228,481 |
2002年12月 | 180,176 | 68.4 | 0.0 | 0.0 | 0 | 0.0 | 41,198 | 31.6 | 0 | 0.0 | n/a | n/a | 221,374 |
出处: 南斯拉夫人口普查(1991年为止)。普里兹伦的UNHCR进行的少数民族调查(1998年、2000年1月)。
OSCE2000年非官方估计(2000年1月-3月)。德国军队KFOR、UNHCR、IOM在2001年3月的估计。2002年5月的数字是联合国、UNHCR、KFOR、OSCE共同的估计。2002年12月的数字是当地政府的调查。均为估计。2002年12月的统计中,波士尼亚人被算入土耳其人 |
参阅
- 普里兹伦州
- 普里兹伦联盟
注释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