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定陵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明定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大峪山东麓,明十三陵之一,是明朝第13位皇帝神宗朱翊钧(1563年-1620年,年号万历)及其孝端显皇后、孝靖太后的合葬陵。
十三陵 | |
---|---|
定陵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 |
地址 | 北京市昌平区 |
坐标 | 40°17′42″N 116°12′57″E |
分类 | 古墓葬 |
时代 | 明 |
认定时间 | 1961年3月4日 |
陵寝建筑始建于明朝万历十二年(1584年)十一月,万历十八年(1590年)六月竣工,历时六年,耗银800万两。陵墓建成时明神宗只有28岁,直到1620年才正式启用,该陵墓闲置30年之久。[1]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明神宗驾崩,享年58岁。同年九月上尊谥为“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十月三日葬定陵,庙号“神宗”。[1]
万历四十八年四月,孝端显皇后王氏(明神宗元配)病故,谥“孝端”。万历四十八年八月,明光宗朱常洛继位,上尊谥为“孝端贞恪庄惠仁明媲天毓圣显皇后”。十月三日葬定陵。[1]
万历三十九年九月,皇贵妃王氏(明光宗生母)病故,谥“温肃端靖纯懿皇贵妃”。坟园建在天寿山陵区东井左侧。万历四十八年八月初一,明光宗朱常洛即皇位,下诏追谥生母为皇太后,其礼未行,明光宗先于同年九月初一驾崩。明熹宗朱由校即位,方为王氏上尊谥为“孝靖温懿敬让贞慈参天胤圣皇太后”,迁葬定陵,并补充一些随葬品。[1]
起自北京市副市长吴晗提出发掘长陵。1955年10月4日,郭沫若、沈雁冰、吴晗、邓拓、范文澜、张苏等人联名提交《关于发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给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报告转给主管文化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并呈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文化部文物局局长郑振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夏鼐得知后认为条件不成熟,强烈反对贸然发掘,高层形成一场争论。周恩来向毛泽东作了汇报,毛泽东点头后,周恩来批下“原则同意”四字。长陵发掘委员会委员夏鼐负责发掘的技术指导,便让其学生赵其昌(后任首都博物馆馆长)做前期调研。赵其昌带探工在长陵未找到发掘线索。在向夏鼐、吴晗等人汇报后,经商讨决定先试掘献陵,积累经验再发掘长陵。后来吴晗和夏鼐认为试掘献陵对长陵的发掘参考价值不大,吴晗提议试掘永陵,遭夏鼐强烈反对,认为这与发掘长陵无异;试掘思陵,吴晗认为太小,是妃子墓改建。此后吴晗和夏鼐才想到定陵。杨仕、岳南合著的《定陵地下玄宫洞开记》认为,吴晗和夏鼐想到定陵的原因有二,“第一,定陵是十三陵中营建年代较晚的一个,地面建筑保存得比较完整,将来修复起来也容易些。第二,万历是明朝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个,做了48年皇帝,可能史料会多一些。”[2]
定陵玄宫(俗称“地下宫殿”)是明十三陵中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被发掘的帝王陵寝。经国务院批准,1956年5月中旬开始以“探沟法”方式试掘,历时一年,于1957年9月19日打开玄宫14吨重的大石门。其玄宫由前室、中室、后室、左配室、右配室组成,石条起券,前室前面有隧道券,总面积1195平方米,出土文物3000多件,1958年7月清理完成。1958年5月24日,万历开棺。1959年9月30日,就定陵原址建为“定陵博物馆”,郭沫若题写馆名。同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1][3]
然而这却是考古史上最沉重的教训之一,由于技术水平落后,出土的大批文物无法保存,发掘出土的丝织品变硬腐化。郑振铎、夏鼐为此上书国务院,请求立即停止再批准发掘帝王陵墓的申请,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同意了他们的意见。定陵挖掘成为中国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剧,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自此成为中国考古界的定规。[4]
此外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定陵更遭到严重破坏,保存在定陵文物仓库中的万历帝、后的尸骨被红卫兵以“打倒地主阶级的头子万历”的口号被揪出。1966年8月24日,万历帝、后的三具遗骸以及一箱帝后画像、资料照片等被抬到定陵博物馆重门前的广场上批斗并焚毁。[2]
1956年起,定陵发掘出土明神宗、皇后的随葬物品3000多件,此后这些出土文物一直保存在定陵地面上的几排平房内,因为平房内不能做到恒温恒湿,对文物造成很大破坏。2012年,十三陵斥资3000多万元人民币修建了建筑面积2435平米的地下文物库。2014年底,上述3000多件文物被转移到地下文物库内。[5][6]
明定陵坐西朝东,地面建筑布局呈前方后圆,一说象征“天圆地方”,但无实证。应为明孝陵、明长陵近圆形宝城形制的延续(孝陵宝城为包砌自然山体而成,平面近似圆形可避免山涧洪水的正面冲刷)。定陵是明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园之一,规模仅次于明成祖长陵、明世宗永陵。地面建筑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前有院落三进,后有宝城一座。主要建筑自东到西有:[1]
《定陵》(文物出版社1990版)发掘报告记载的定陵帝宫内文物,包括丝绸疋料、袍服、冠带、佩饰、首饰、梳妆用品、金银器、玉器、瓷器、琉璃器、金银锭和各种钱币、铜锡明器、漆木器、木俑、武器和仪仗、谥册谥宝、圹志等,计约2648件。
万历帝棺木材质为楠木,盖、底、挡头、侧壁板均为整块板材制成。外髹朱漆,无纹饰。前高后低,前宽后窄。棺盖长3.34米,前宽1.48米,后宽1.35米。头挡板高1.42米,足挡板高1.35米。外椁用松木板拼接制成,表面粗糙,未经加工直接施漆。孝端后棺椁与万历帝相同,楠木棺、松木椁,惟尺寸略小。孝靖后棺椁用松木制成,尺寸与孝端后棺椁接近。皆髹朱漆,无纹饰。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