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舱医院可指不同意义,本意是指由一系列具有医疗或技术保障功能的模组组合而成的医疗单元,而于2020年代泛指可以收容传染病人或潜在传染病患者并与其他人相隔离的临时居所。

Thumb
一系列医疗方舱及其他方舱所组成的方舱医院

方舱医院 (医疗模组)

Thumb
卫勤方舱外观

方舱医院(英语:Mobile cabin hospital[1]),原意是由一系列具有不同医疗或技术保障功能的方舱组合而成的医疗单位[2]。中国大陆将各种标准尺寸的模组式箱式结构都称作“方舱”。

Thumb
医疗方舱手术准备室内景

方舱医院起源于美国,1960年代,美军为适应越南战争,率先开展医用方舱的研究与应用[3],将自给式可运输野战医院英语Medical Unit, Self-contained, Transportable(或称轻便野战医院一MuST)投入战场使用,成为野战医院方舱化的开端。方舱最初被应用于美军,方舱都配有载车、机动性高,而且能根据需求在方舱内部设计相应结构或安装相关设备[4]。1970年代以后,方舱医院的形式发生多种变化,英国、德国、法国等国研制出采用越野车底盘载运的拖车半挂拖车式组合单元。1980年代至1990年代,方舱医院大幅发展,意大利、西班牙、奥地利、荷兰、新加坡、台湾都研制及采购了方舱医院。[5]德军从1990年代起大规模研发医疗方舱系统,形成了满足不同卫勤保障功能、模组化、系列化的方舱式卫生装备体系,大幅提高在野战条件下的卫勤保障能力。[6]21世纪,方舱医院的资讯化作业能力获得提高,机动形式增加,标准化和通用化的程度提升,并更多应用在地震救援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中。[5]2008年汶川大地震[7]2010年玉树地震[8][9]2015年4月尼泊尔地震[10][11]救灾期间建立过方舱医院。

方舱医院 (临时收容场所 (2020年代用法))

Thumb
收容冠病患者的武汉一处方舱医院(2020年2月)

方舱医院(英语:Fangcang (shelter) hospital / public-facility-turned temporary hospital),2020年代起在中国大陆泛指可以临时集中收容并隔离2019冠状病毒疾病感染者(乃至潜在感染者)的居所,之后亦有用于指代呼吸道疾病等其他传染病的临时收容场所。此等用法亦扩散至其他地方,包括以“Fangcang”等外文字词传播。

2020年初,一般医院仅收容冠病重症患者,即人满为患;而在家隔离增大播疫风险。中国大陆当局通过直接征用现有空间,包括大型活动场地、休课学校等快速构建方舱医院,集中收治冠病轻症状者。2020年至2022年间方舱医院收容隔离带有强制力;居住者在不同时期内若符合康复或症状消失等特定标准方准离开。2022年12月,港台马传媒引用民众说法称沈阳回龙岗殡仪馆将先前方舱医院作为临时停尸间[12][13][14][注 1]

Thumb
正被改建成临时医院的菲律宾阿基诺体育馆

中国大陆传媒亦将中国大陆以外的此类场所称为“方舱医院”[16][17][18][19][20][21]。中国大陆以外部分人士及部分华文传媒亦有如此指称[22][23][24][25][26][27][28][29][30]。但此类设施正式名称在香港是“临时医院”或“社区医疗设施”[31][32][33];在澳门为“社区治疗中心”[34][35][36]。台湾则以“加强版防疫旅馆”或“集中检疫所”称呼此类收治轻症患者的临时医疗设施[37][38]。至于台湾[39]、日本[40]和新西兰[41]则租用整栋旅馆以收容无症状或轻症患者,使传染病指定医院可专注治疗重症患者。上述旅馆在被征用时原则上不可抗拒征用。

注释

参见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