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新蜥脚类学名Neosauropoda)是个蜥脚下目的单系群演化支,由阿根廷古生物学家何塞·波拿巴于1986命名。其目前的定义为:包含护甲萨尔塔龙长梁龙及其他与其为共同祖先的直系后代。新蜥脚类主要分成两大类:梁龙超科大鼻龙类。新蜥脚类出现于晚侏罗纪,直到于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灭绝,其包含了主要的蜥脚下目恐龙,如迷惑龙属腕龙属梁龙属[3]除此之外,还有大型的阿根廷龙属波塞东龙属[4]

事实速览 科学分类, 演化支 ...
新蜥脚类
化石时期:侏罗纪中期[1][2]白垩纪末期,174–66 Ma
Thumb
四种大鼻龙类,由左到右依序为:圆顶龙腕龙长颈巨龙盘足龙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蜥脚形亚目 Sauropodomorpha
下目: 蜥脚下目 Sauropoda
演化支 沉重龙类 Gravisauria
演化支 真蜥脚类 Eusauropoda
演化支 新蜥脚类 Neosauropoda
Bonaparte, 1986
演化支
关闭

当波拿巴首次命名新蜥脚类时,他将其描述为包含侏罗纪中晚期的蜥脚下目的演化支。而新蜥脚类的确出现在侏罗纪时期,直到白垩纪晚期灭绝。新蜥脚类后来由Upchurch、Paul Sereno和Jeffrey A. Wilson进一步细化,他们发现了新蜥脚类的13个共有衍征[5]由于新蜥脚类属于蜥脚下目,它们也有着大型的体型、长颈和柱状腿。[6]

发现历史

古生物学家理查·欧文于1841年命名了第一个新蜥脚类:鲸龙属。由于化石残缺,他本来认为这是一种巨型鳄鱼。而鲸龙有事被归类为新蜥脚类的基础演化位置,因而成为了这个演化支首次发现的物种。[7]然而根据最近的研究将鲸龙归类在新蜥脚类以外,为新蜥脚类的姐妹分类。[8]而真正首次返现的新蜥脚类为在1877年发现于北美洲迷惑龙属圆顶龙属,和同年发现于印度泰坦巨龙属[9]

特征

新蜥脚类的特征为:鼻孔更接近背侧、牙齿集中在嘴部前段、圆柱状的掌骨、从跖行动物演化为趾行动物

定义

新蜥脚类演化支由阿根廷古生物学家约瑟·波拿巴(José Bonaparte)在1986年所建立。美国古生物学家保罗·塞里诺(Paul Sereno)在2005将新蜥脚类定义为:包含萨尔塔龙、梁龙,与两者的最近共同祖先,以及最近共同祖先的所有后代。

种系发生学

以下演化树是根据保罗·阿普彻奇(Paul Upchurch)等人在2004年的研究:

新蜥脚类 Neosauropoda
梁龙超科 Diplodocoidea

雷巴齐斯龙科 Rebbachisauridae

叉龙科 Dicraeosauridae

梁龙科 Diplodocidae

大鼻龙类 Macronaria
圆顶龙形类 Camarasauromorpha

腕龙科 Brachiosauridae

泰坦巨龙超科 Titanosauroidea
泰坦巨龙类 Titanosauria

萨尔塔龙科 Saltasauridae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Remove ads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