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民生路240号,现隶属红岩革命纪念馆。
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 | |
---|---|
《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 | |
![]() 《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摄于1946年)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 |
地址 | 重庆市渝中区 |
坐标 | 29°33′38.232″N 106°34′1.477″E |
分类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时代 | 1940年至1946年 |
编号 | 1-28 |
认定时间 | 2001年6月25日 |
此楼建于1930年代,原为四川聚兴城银行修建。1940年8月,原设在重庆西三街12号的《新华日报》营业部被日机炸毁。《新华日报》冲破国民党当局阻挠,通过各种关系租下了这栋位于重庆“文化街”上的三层楼房作为营业部门市及办公用房,于1940年10月27日迁到此楼对外营业办公。《新华日报》营业部在此办公近六年。1946年2月22日,《新华日报》营业部被国民党特务捣毁。随后《新华日报》营业部迁至德兴里39号星庐,直到1947年2月28日被国民党重庆当局查封[1][2]。
1974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将该楼底楼辟为纪念地,1982年将整栋楼房收归红岩革命纪念馆。经维修和复原,于1986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1]。
1962年2月18日,“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列为重庆市第一批文物古迹保护单位[3]。1980年7月7日,“中共中央南方局及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民生路新华日报营业部”列为四川省重新公布的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4]。1983年12月1日,“新华日报馆旧址和营业部旧址”列为重庆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2000年9月7日,“《新华日报》馆及营业部旧址”列为第一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6]。2001年6月25日,“《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在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归入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7]。
《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坐北朝南,是一栋中西式黑灰色砖木结构建筑,三楼一底,通高约18米,面阔7.2米,进深9.65米,共有6间房[2]。建筑面积274平方米。营业部大门上方和正面墙体上,分别砌挂有于右任题写的“新华日报”四字招牌[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