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文化帝国主义(Cultural imperialism)又称为文化殖民主义,这里的“帝国主义”是指强势文明与弱势文明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强势文明的国家运用经济和政治上的优势,把自身的文化、价值观、行为模式及制度等,加诸在其他相对弱势的国家身上。通常文化帝国主义会导致文化弱势国家产生依赖、缺乏自主性,造成国家或者地区性的文化式微,成为“文化殖民地”[1][2]

Thumb
美国原住民猎人和他的儿子。父亲继续穿着传统服装,但儿子已经采用了西方服装。

背景资料和定义

Thumb
从父母被身边带走的原住民儿童,安置在西式寄宿学校处,旨在消除土著语言和文化,并用英语和基督教信仰取而代之。

尽管《牛津英语词典》在1921年提到了“俄罗斯人的文化帝国主义”这词汇,但代表当今意义的该术语是出现于1960年代,并从1970年代起一直是研究的焦点。[3][4][5]杰佛瑞·赫利希-梅拉(Jeffrey Herlihy-Mera)指出文化帝国主义旨在将“入侵社区的外来文化符号”转变成“自然”及“国内”的过程。[6]文化征服的过程往往是渐进而且有具激烈对抗的。[7][8]

简介

文化帝国主义有两个主要的目标:一个是经济的,另一个是政治的。经济上是要为其文化商品攫取市场,政治上则是要通过改造大众意识来建立霸权。娱乐商品的出口是资本积累最重要的来源之一,也是替代制造业出口在世界范围内获利的手段。在政治上,文化帝国主义在于将人们从其文化之根和团结传统中离间出来,并代之以新闻媒介制造出来的,随着一场场宣传攻势变幻的“需求”。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进步运动遇到了一种反论:当第三世界的大多数人民承受不断恶化的生活水平,不断增长的社会和个人的不安全感和不断减少的公共设施(另一方面是少数富人空前的富足),对这种情况的主观反映却只是零散的反抗,持续但只是局部的行动,或者即使是大规模的却又是短暂的抗议,一句话,在不断增长的不平等和社会、经济现状与微弱革命性的或寂静的主观反映之间存在着一个很大的差距。第三世界正在成熟的“客观条件”还没有足以转变国家和社会的主观力量来伴随。显然,在社会经济倒退和社会政治转变方面之间并无“自发”的关系。是将客观条件转变为有意识的政治干涉的关键环节。似乎有些荒谬的是,帝国主义的政策制定者们看来比他们的对手更懂得政治实践的文化层面的重要性。[来源请求]

文化帝国主义的三个特点:

  1. 它是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作为后盾,主要通过市场进行扩张。
  2. 是一种文化价值的扩张,即通过含有文化介质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而实现的全球性文化支配。
  3. 这种文化扩张主要是通过讯息的传播而得到实现的。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