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政治委员令(德语:Kommissarbefehl),全称为“政治委员处置指南”(德语:Richtlinien für die Behandlung politischer Kommissare)是纳粹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1年6月6日、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作战”发动前不久发出的一道命令,要求德军在抓获了苏联红军中主管意识形态的政治委员后不以战俘身份对待,而是直接处决(为了保密,德军将其带到集中营去由“别动队”杀害[1]),具有明显和活跃布尔什维克思想的一般战俘亦适用此命令。
希特勒在1941年3月30日的一次会议中向在座的高级将领指出对苏联的战争必须“空前的残忍和无情”,并声称苏联并非“海牙公约”的签属国,故不适用其交战规则(事实上苏联早已签署)。
“政治委员令”第一版由欧根·穆勒中将于1941年5月6日拟定,要求德军在抓获苏联政治委员时直接射杀,以防止其混进战俘营[2]。德军高层相信,1918年导致德意志帝国解体的“十一月革命”有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俄国的布尔什维克战俘混进战俘营中加以煽动造成的,“政治委员令”即是为了防止“旧事重演”。起初穆勒的命令书还有一段要求各军指挥官防止暴行的发生,但后来在最高统帅部的要求下移除该段落[3]。同年5月24日,陆军总司令瓦尔特·冯·布劳齐区增修了这道命令的行文,要求在“保持纪律”的状态下执行此命令[3]。6月6日,最高统帅部发出“政治委员令”,收受者仅限于高级将领,并要求以口头告知的方式将命令传给下级军官[3]。
有许多德军将领在回忆录中声称有接到该命令,但最终并未实行下去,这点引发诸多争议,德国历史学家尤根·福斯特(Jürgen Förster)即认为前者是心知肚明的,并认为导致数千名被俘掳的苏军政委被处死[4],另一位德国学者恩斯特·诺尔特则持反面观点,而汉斯·阿道夫·雅各布森写道:“无须怀疑,德军指挥官压根就知道此命令藐视了国际法,该命令发布出来的书面副本数量异常稀少即可证实这点。[2]”。据资料,有200名苏军政委在1942年秋季于诺因加默集中营被齐克隆B毒气杀害[5]、1943年4月中也有59名政委死于茅特豪森-古森集中营[6]。从军事的角度上来说,“政治委员令”加强了苏军的士气和反抗心,让德军的劝降工作更难以执行[7],不少德军将领多次请求希特勒撤回此命令,但强硬地表示改命令“一点都不能更改”[8],直到1942年5月6日后者才下令取消[9][10]。
战后同盟国军事法庭审理此命令时,难以证明德军高级指挥官究竟有无把命令传下去,大多数的处决报告一直到1948年的最高统帅部审判才提出[11],德军将领个案和看法如下: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