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楼社(荷兰语:Tarau、Sotanau、Suatenauw、Zoatalau、Swatalauw等;闽南语:Thah-lâu),清、日文献亦记载为“搭楼社”[注 1],属台湾平埔原住民马卡道族凤山八社之一。当时为台湾岛上最大的聚落,位址约为今日屏东县里港乡塔楼村、九如乡洽兴村一带,最大势力范围可能曾经到今日高雄市大树区。近年来,塔楼、番社两地积极复兴其传统文化。
历史
荷兰治台时期就有塔楼社的记载。为报复荷兰士兵被杀,以及意图控制台南、高雄平原,荷兰大员当局与新港社联军在1635年圣诞节发动搭加里扬之战,攻击尧港、大冈山附近、今阿公店溪南岸、当时势力强盛的搭加里扬社,搭加里扬社与南方邻近社群从高雄平原迁逃到屏东平原,1636年2月4日,搭加里扬社与三分社的代表,包括塔楼社(荷兰语:Zoatalau,《巴达维亚城日记》郭辉汉译为“三貂岭”),前往大员投降认错签订和约,接受荷兰的统治,荷军完全清空高雄平原。[1][2][3]1650年的村落人口调查,塔楼社多达2,160人,为平埔族聚落人口最多者[4]。后因瘟疫等因素,人口略减,但仍为马卡道族主要分布之一。乾隆年间,为了抵御生番,施行屯番制,将许多马卡道族壮丁移往土牛边界靠近山区的隘口守卫,如旧寮、阿拔泉,加上汉人聚落的形成,改变了塔楼社的人口组成。古契也显示,塔楼社番曾至高树乡思觅安(今司马村)、赛子脚(今盐树村),甚至到河对岸的兰坡岭开垦。1789年的“大清一统舆图台湾图”当中,已改称塔楼庄。
历史上塔楼社族人可能从塔楼村迁移至九块厝后庄番社庄(今九如乡洽兴村、耆老村一部分),《平埔番调查书》记载为雍正八年,一说在清领后期或日治时代。1915年的人口普查显示,该年尚有七十余位的熟番居民居住在后庄,为原凤山八社存留最多族人之地。1935年,小川尚义之《台湾高砂语言分布图》中,还可见武洛溪西方的番社庄被标示为平埔聚落。今日塔楼村之土地公祠还有石头公金身,番社有“公廨店”、“公廨庙”等地名[5],两地亦有许多平埔族传说遗世。[6]
风俗
塔楼社族人汉化程度较深,据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之记载,塔楼社“童子四五人,能诵诗书句”。[7]学者考察古契后,发现乾隆47年(1782年)社民开始使用汉姓潘,嘉庆年间亦有赵、王、郑等姓,至道光年间不再出现番名,[8]可能代表马卡道族已迁出或完全汉化。此外,当地关于番王的传说亦有姓杨[9]、姓陈[10]等,都显示出塔楼社族人的较深的汉化程度。
注释
参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