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那(?—451年),鲜卑名阿斗泥[1],又作阿斗那[2], 阿叔泥[3],追尊魏平文帝拓跋郁律的后裔,北魏宗室、官员。
生平
太平真君六年(445年),拓跋那担任征西大将军,出兵白兰,征讨吐谷浑王慕利延,同时太武帝拓跋焘又命封敕文攻打镇守枹罕的慕利延兄子什归,北魏两道出兵,八月壬寅(445年10月2日),拓跋那率兵到达曼头城。吐谷浑首领慕利延带着他的部落穿过沙漠向西逃去。慕璝之子被囊领兵迎战,被拓跋那击败。被囊率领轻装骑兵逃走。中山公杜丰率精锐骑兵追赶,穿过三危山,来到雪山,活捉了被囊、什归和乞伏炽磐的儿子乞伏成龙,全部押送到平城。慕利延于是又向西进入于阗国[4][5][6],吐谷浑部落死亡数万人。十一月拓跋那凯旋而归。
拓跋那之后与安定公韩茂驻屯在相州阳平,征发冀州百姓在碻磝津建造浮桥。太平真君六年(445年)十一月,北魏选拔六州士兵中勇猛的两万人,派遣永昌王拓跋仁和拓跋那各率一万骑兵,向南进攻淮河和泗水以北的刘宋地区,将青州和徐州的百姓迁徙充实到黄河以北[7][8]。太平真君七年(446年)二月,拓跋仁到达高平,俘虏刘宋将军王章,又进攻金乡、方与,迁移刘宋百姓五千家到黄河以北[9][10]。。
先是在太平真君六年(445年),卢水胡人盖吴于杏城起兵,隔年(446年)拓跋焘亲征击破其军队,盖吴退守北地,但重新在杏城聚众起事,拓跋焘派拓跋那与拓跋仁两人都督北道的各支军队共同攻击,五月在杏城击破盖吴军队,俘虏了盖吴两位叔父,但盖吴本人遁走,拓跋那采用陆俟的计策,放还其叔父,之后叔父们果然斩下盖吴的首级投降。拓跋那再出兵击败盖吴的余党白广平,在安定俘虏屠各族的路那罗,但关中与河西地区的胡族仍旧动乱不已。太平真君八年(447年),拓跋那自安定出兵攻讨朔方胡,又与武昌王拓跋提、淮南王拓跋他合军,击败山胡曹仆浑。
太平真君十年(449年)一月,北魏分三道兵力北伐柔然,魏太武帝与太子拓跋晃为中路军,略阳王拓跋羯儿为西路军,拓跋那为东路军,三军兵至漠南,柔然可汗吐贺真遁走。同年九月,魏太武帝再次亲征柔然,拓跋那率领军队出东道,原计划与其他各路军队在地弗池会合,吐贺真举柔然精锐士兵围攻拓跋那,柔然士兵的包围圈有数十重之多,拓跋那在阵营周围挖掘壕沟坚守,双方对峙数天,吐贺真多次挑战,并未取得战果。魏太武帝派宿卫鲁秀率领军队前往救援,自率大军后继,拓跋焘军队还未抵达,鲁秀已经先突破包围圈,将拓跋那救出[11]。吐贺真认为北魏大军将至,引兵退还,拓跋那率军队追击,总共追击了九天九夜,吐贺真不得已放弃了粮草装备,拓跋那收其辎重而还。
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十一月,拓跋焘发动对刘宋的反击作战,分兵五路军队共同南下,拓跋那由青州直趋下邳,之后再由山阳进军广陵,同天与其他四路军队一同逼临长江,拓跋焘的主军驻扎在瓜步。隔年正平元年(451年)一月,拓跋焘撤军,然而在行经盱眙的时候,由于守将臧质的挑衅,拓跋焘招集其他各路军队包围攻打盱眙城,拓跋那也参与了此次的围攻。
家庭
注释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