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联合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抗日联合县、联合县[1]:35,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创造的一种特殊县制。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沿用,称为边区县[2]。
1937年7月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侵华日军以北平、天津为据点,沿平绥、同蒲、平汉、正太、津浦等铁路干线,侵占华北地区。同时,中国共产党开创晋察冀边区,在华北地区开展游击战。联合县这一特殊的县制正是由晋察冀边区应对战争形势创制的[1]:34。通常在几个县连接的边缘地带建立根据地,新设县县名一般由原县名第一个字组成[2]。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沿用。当时,国民政府控制县城和交通要道,中国共产党就在农村地区开辟解放区,新设各级政权。后随着,中国共产党取得战争胜利,解放区范围扩大,撤销边区县,归还原有建制[2]。
注释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